崇文网 >地图 >范文 >

泥巴教案

《泥巴真听话》说课稿

时间:2024-08-22 作者:崇文网

相关推荐

《泥巴真听话》说课稿范本。

文档的处理是我们每天都会处理的事情,在写作遇到瓶颈时,我们可以找一些范文来借鉴,范文的结构、要点可以多多借鉴,此刻你意识到向优秀范文学习的重要性吗?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泥巴真听话》说课稿范本”,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教案有助于教师更流畅地进行教学,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写教案呢?小编为您搜集整理了这篇“《泥巴真听话》说课稿范本”的内容,以下思路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

时光流逝,童年已悄然过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童年都是美好的,它天真无暇,充满乐趣,出于对童年的怀念,我又和我的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泥巴。你在童年的时候玩过泥巴吗?你手中的泥巴会听你的话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玩陶泥》。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容,我把课题改为《泥巴真听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玩陶泥》是第一册第十六课的内容。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想知道泥巴怎么会听话呢?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对玩沙玩泥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亲自动手用水和泥巴先尝试玩泥巴的感觉。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摸、捏、听、做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对泥巴的感知,初步掌握玩泥巴的几种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发现泥加多少水泥巴才会听话,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捏、搓、压、团等。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

二、说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阶段的美术学习强调的是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将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打破了学科门类的界线。所以本课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体验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能从中感悟到泥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自由创编捏泥巴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四、说教学流程

1、欣赏泥塑,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使学生知道泥塑是由什么做成,并让学生在欣赏中开眼界、激情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教师现场制作泥塑,把一块普通而又平凡的泥巴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以“这泥巴可真听老师的话”来引出新课。

2、触摸泥巴,了解特性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

3、创编动作,掌握技法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我在这一环节当中用夸张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捏泥巴的舞蹈动作,比如:捏、搓、压、团等,使其与音乐整合。在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学跳泥巴舞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法。再把技法溶入到舞蹈当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6、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此环节我主要从泥巴与水、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和体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因势利导地渗入环保教育,再利用拟人的方法,表现各种与泥巴有关的自然灾害。比如:

1)水多了,泥巴会哭泣;水没了,泥巴的嗓子会干得裂开来。

2)泥和水发疯了,河水会变浊,荒滩、沙漠、泥石流也就多了。

3)我们都希望青山绿水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说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供给孩子许多说的机会、演的机会、操作的机会。所以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这样一堂美术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更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

编辑推荐

认识万数说课稿集锦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案的使用也愈发频繁。教案可以提醒老师讲授最为关键的授课点,我们应该如何去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为满足你的需求,我们特地编辑了“认识万数说课稿”,本文会给您带来不少收获!

认识万数说课稿(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5页中的例11、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学生在已有“整十数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自主探究算法,通过算法的比较分析实现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呈现情景。

课件出示电器商场的情景图,然后呈现电脑和冰箱的图片和价格(如下):

(二)提出问题。

1、找一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说一说: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1)买电脑和冰箱一共要花多少钱?

(2)冰箱比电脑贵多少钱?(电脑比冰箱便宜多少钱?)

3、试一试:尝试列式。(1000+20xx、20xx-1000)

(三)导入新课。

像这样整千数相加减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算法

(一)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

1、解决问题

(1):1000+20xx=?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学生汇报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所以1000+20xx=3000。

②类推:因为1+2=3,所以1000+20xx=3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1000+20xx=3000。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2、解决问题

(1):20xx-1000=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预设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2个千减去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所以20xx-1000=1000。

②类推:因为2-1=1,所以20xx-1000=1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20xx-1000=1000。

④想加法:因为1000+1000=20xx,所以20xx-1000=100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3、及时练习。

计算:200+400= 600-400= 3000+6000= 9000-30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

1、课件出示:80+50= 130-50=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8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所以80+50=130。

②类推:因为8+5=13,所以80+50=130。

……

(2)13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所以130-50=80。

②类推:因为13-5=8,所以130-50=80。

③想加法:因为50+80=130,所以130-50=8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

5、及时练习。

计算:70+50= 120-50= 800+900= 1700-9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算法。

(三)比较算法。

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基础练习。

1、游戏一:捉老鼠。(教材第97页第1题。)

课件逐个出示,让学生进行选择,并指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游戏二:小猴送信。(教材第98页的第4题。)

课件先出示邮箱,再逐个出示每个信封上的算式,指生进行投递信件,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游戏三:猜数。(□后面藏着几。)

500+□=800 □+70=210 7000-□=20xx □-60=60

(二)综合运用。

1、教材第96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2、教材第97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3)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认识万数说课稿(篇2)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

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教学目的: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认识万数说课稿(篇3)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认识整万数是学生整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为当一个数出现万级后,它的读写方法不再是原有经验的简单沿袭,在学情调查时不止一位学生将读成“二十万五万”,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已经无法同化新知,学生必须在读数方法上获得新的突破,即分级计数。让学生运用数级思想来认识整万数是本课的教学关键,它对于学生理解数位顺序表中数位之间的内在关联有着深远意义,为知识的承前启后,实现数学思想、方法上的迁移提供了可能。

但笔者在实践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教者首先会直接告知学生“四位一级”的规定,然后告知学生万级数的读写法和个级数相同,只不过要加一个“万”字或添上4个“0”,接着通过大量的读数写数练习,强化训练。在这里,“数级”实际上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结论被灌输而不是作为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式被学生自主体验和自觉应用。

由此,笔者反思:如何让数级思想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被有效“提取” 呢?进而的,如何使我们的学习不再沦为知识的“搬运”过程,让数学教学具有知识建构的生长性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以及对应的数位,掌握含有个级和万级的十进制计数法,体验“数级”产生的意义,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整万数的大小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试读大数,引发认知冲突。

1、师:我们以前认识一些数。先利用这些知识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出示:宝应实验小学有58个班级,206位老师,大约3400名学生。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迅速“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2、师:现代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一些大数(出示: 20xx年我国茶叶总产量吨,甘蔗总产量吨,油菜籽总产量吨),谁来试着读一读?

引导:想知道它们是怎样读,又是怎样表示的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它。

(设计意图:通过试读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拨拨想想,感知万级计数单位。

1、师:要认识这些大数,我们需要掌握更大的计数单位。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你们还了解哪些计数单位?

(生自由回答,相机板书:……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你觉得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有什么理由?

教师首先要引导出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重点呈现一万一万、十万十万、一百万一百万、一千万一千万的拨珠数数过程,“点”明计数器“满十进一”的规则。并指出:它们所占的位置分别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其次还要让学生发现这些计数单位四个一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师:你能用你们的语言描述一下,新的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呢?

学生汇报时,师相机使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小正方体表示“个”,再依次展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个小正方体,对应表示各计数单位。

接着教师说明:计数器上有没有这么多的珠子呢?(生:没有)古人发明的计数器真是很神奇,可以“化繁为简”。你知道十万、一百万、一千万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吗?

(设计意图:以“满十进一”为突破口,体验万级计数单位的形成过程和位值原理,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同化新知,同时通过正方体的个数之多形成视觉冲击和大数体验,直观形象的形成大数概念,也引出计数器产生的必要性,认识计数器的计数方法,这些都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迁移类推,写整万数,渗透数级思想。

1、尝试五位数的写法。

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三万、四万、九万,先说出表示什么,再尝试着写出。思考:这几个数的写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会这样?

交流时引导总结:写几万的数,都是先写几,再添4个0。

2、同化六、七位数的写法。

师分别报数十一万、二十三万、一百九十五万,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尝试写数。

归纳:写多少万的数,还是先写多少,再添4个0。

师报数一百万,生拨珠写数。

对比思考:写一百万时一共写了几个0?刚才我们都是再添4个0,这里怎么会有6个0呢?

3、迁移八位数的写法。

师报数一千零二十万,生拨珠写数。比较总结:写法仍然和前面一样。

(设计意图:教师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由五位逐渐扩展到八位,引导学生发现,整万数的数位增加了,但写的方法没有变,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同化。同时,在写整万数的过程中,学生也初步感受了万级数的意义:都表示多少个万。)

四、观察写法,介绍数级,提炼数级思想。

1、师:很多同学写整万数时,都是很自然的分成两部分写。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样写呢?

师介绍其中的数学道理:按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位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表示有多少个一,称为个级。那么,新学的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就是万级。

2、师:先写多少再添4个0,实际上就是分成万级和个级来写的。

(设计意图:由整万数写法的特殊性引出数位分级的规则,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用数学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也能更深刻的领悟数级思想。实现了学生对写数方法从量变(数位增加)到质变(数位分级)的知识提升过程。)

五、利用规则,读整万数,理解数级思想。

1、师:大数也可以用分级的方法来读。先把刚才写过的一些数分级,再试读。比如,分级1020∣0000,读作:一千二百万。

2、完成数学书87页的第3题。

思考:读一读,比一比。每一组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万级数的读法和个级数相同,万级读完后要添一个“万”字。

3、出示课始的三句话,让读错的同学再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数中感受分级的好处,进一步体验万级数的意义,加深对数级的理解。)

六、分层练习,巩固拓展,应用数级思想。

1、读、写整万数。

师: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大数了解更多的信息。

生独立完成数学书87页的第4题、第5题。

2、拨珠猜数。

师:玩一个猜大数的游戏。请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当你能确定这个数时,可以举手抢答。

⑴条件:①一个五位数;②它是一个整万数;③最高位上6个珠子。

首先出示条件①,当学生不能确定,教师追问:什么可以确定?(包含五个数位一定)接着出示条件②,教师再追问:什么可以确定?(个、十、百、千位上是0)当出示条件③时,可以确定是。

⑵依次出示条件:①一个七位数,②最高位上是4,③万位上是8,其余各位都是0。

⑶条件:①一个整万数;②一共用了1个珠子。

首先出示条件①时,师追问:什么位上可以确定了?再出示条件②时,师引导:可以确定吗?有哪些可能呢?(生:、、、。)

(设计意图:运用数级思想读数、写数和猜数。)

七、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深化数级思想。

1、师:课上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问题?

2、师:我国的计数习惯是“四位一级”,而很多西方国家是“三位一级”,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引导回答:很多西方国家没有“万”这个名称,他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十千(即我国的万,后同)、百千(十万)、密(千千,即百万)、十密、百密……这样,三位为一节就比较方便,每节分别表示多少个一、多少个千、多少个密……

3、师:如果再遇到更大的数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思考会新增加哪些数位、什么数级。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级思想,自觉地应用数级思想解决新的问题。)

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共3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范文。

《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认识整万数说课稿

《认识整万数》评课稿

万以内数认识教学设计

《整万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认识万数说课稿(篇4)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P2页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方法努力克服。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四、教学具准备:演示文稿、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计数器。

五、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读出下面各数:

3876  6025  7108  4003  4200

3.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万"大的数。如: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茶叶:七十八万吨  甘蔗:九千零五十一万吨  油菜籽:一千一百四十万吨二、学习探究。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10要怎么样?(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万"。(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

提问:再加一万是多少?

教师明确:万位满10,向前一位进1,就是"十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写在万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学过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780000  读作:七十八万  七十八万  写作:780000

举例明确写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和万级,还学会了整万数的读写。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万以上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学习在前面学习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效果很好。

认识万数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叔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叔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1、我们所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薛城双语实验小学。师播放课件,展示双语学校图片,师介绍。

2、让学生说说从信息中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有”二零零一、八十六、三点六万、四千、四十八、两千”让学生说说那些数字是以前学过的,那些没学过。

生活中还有学多这样的大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万”

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地方或说说是什么,它有多高或有多少。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让学生在班内具体说说自己寻找到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师播放课件,展示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让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2)小组合作、探索认识“千”、“万”

A、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或借助学具数数有多少个。

B、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找学生到讲台前说出共有几个小正方体,自己是如何数的。用投影展示学生数的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该生释疑。估计学生能说出好正确的数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到位,板书就在课件回顾中写)

认识万数说课稿(篇6)

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知识只有形成“链”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针对计算,设计有效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1.围绕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复习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因此在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围绕十进制概念进行复习。从计数器入手,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写数、比较大小和计数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通过计算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部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复习混合运算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注重让学生说清楚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运算顺序,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一看教材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来。

3.展示知识结构。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寻找整理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和难点,使下面的教学能有的放矢。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好评,学生从教师欣赏的话语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1.复习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2)小组交流:这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汇报。

(3)组内交流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分别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汇报。

生:同级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2.复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2)小组交流:这2个算式和刚才的3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

生:这2个算式都带小括号,计算时要注意先算括号里面的。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复习解决问题。

②根据题意画图分析。

③解答时,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④完成后,用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并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完成教材117页8题。

①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分析。

②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4.复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往左,依次说一说各数位的名称及其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任意拨一个三位数,指名口述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小结:一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千以内的数,如657、609、900。

(4)先指名读一读,再集体齐读。

(5)课件出示一百二十七 、三百、六百零五。指名口述这些数的组成,学生先独立写数,然后集体订正。

(6)小结:写数时,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认识万数说课稿(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0页中的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增强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创设“比较电视机价格大小”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选择所研究的问题,在交流、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一)情境激趣。

课件出示彩电图:

老师想买一台彩电,逛了两家商店,发现我看中的同一型号的TCL彩电在A商店售价为1980元,在B商店售价为20xx元。

1.请你帮老师比一比,在哪家店里买比较便宜?(A商店)

2.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1980

(二)揭示课题。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中买彩电的情境引入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体会比较的必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1.课件出示第90页中的情境图(图如下):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主选择两种电视机比一比价格。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据,让学生在丰富的素材中自主选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分析交流,归纳方法

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940和1899的大小。

(1)找一找: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之处?(三位数、四位数)

(2)比一比:这两个数谁大谁小?

(3)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说出你的想法。

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数的顺序:因为940在1899的前面,所以940

②位数的多少:因为1899是一个四位数,940是一个三位数,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所以940

③数的组成:因为940由9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1899是由1个千、8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所以940

④找中间数:因为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

(4)议一议:同学们找出了那么多比较的方法,组内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比较起来最简捷?

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

(5)练一练:还有哪些同学也找到这种情况的?学生汇报,然后全班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经历位数不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中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1350和2365的大小。

①质疑:这两个数和前面比较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该怎样比较呢?

②讨论:比较方法。

③汇报:你是怎样想的?(1350最高位上的1表示1个千,2365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千,1个千比2个千小。)

④小结: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并形成板书。

(2)位数相同,最高位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1899和1350的大小。

①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

②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③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时,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

3.师生小结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掌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学生掌握数位相同的两个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把图中四种电视机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形成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上面三种不同情况大小比较方法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1.快速比较。请大家把比较的符号写在本子上。

课件逐个出示,学生记录,然后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2.教材第92页第1题。

先让学生和同桌说说,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两个3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数的大小是不同的。

3.教材第92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加以强化,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二)思维训练

1.教材第92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讲解时可以借助数轴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少一些”。

2.数学游戏:抽数字卡片组数。

出示数字卡片,从中抽出了4、8、7、1,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呢?你能组成第二大的或第二小的吗?

3.□里最大能填几。

45□□79 764>7□1 1000>□99

【设计意图:设计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今天我们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在大小比较时要注意什么呢?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精选


你知道怎么写教案才能收到表扬吗?教师是智慧的代言者,真理的引路人,教案已经成为教师上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案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这篇文章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的内涵和含义,感谢你的选阅希望信息对你有利!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的关系。

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糖果、糖果罐活动过程:

一、看画面,引发关注1、听,来了几个小动物?

(和小动物打招呼)2、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

(模仿小动物的对话)二、听声音,猜测礼物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

2、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

3、哪个罐子里糖最多?(数数、序数)三、听故事,分享礼物你想和谁一起分享糖果?

(模仿小动物的语言)

活动反思:

在《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一活动中,我改编了绘本原有的画面主,把听一听作为重点,让幼儿根据声音的轻响去分辩糖果的多少。在第一环节看画面,引发关注,采用PPT形式播放了四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老鼠阿姨手中还抱着一个大箱子)很形象的让幼儿一看便知道老鼠阿姨来送礼物了,小朋友都好奇的关注着,都在猜测着是什么礼物呢。第二环节是听声音,猜测礼物。当老师摇一摇手中的瓶子,幼儿就猜出了糖果,接着让幼儿去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初次,我是用硬糖装在罐子里让幼儿判断,幼儿都能根据声音轻响来判断。但在当软绵绵的糖装在罐子时,因为摇起来轻轻的,所以幼儿就误认为里面罐子里是空的。结果当我打开一看,幼儿大吃一惊,满心欢喜的看着,因为罐子里装得满满的都是糖。让幼儿三次练习听,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基础,循序渐进,让幼儿自己去猜,自己去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都是有关系的。

在本次活动中,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例如:数学领域:小动物排列的序数,动物与礼物数量的对应,幼儿从不同方向数数时的序数的变化。科学领域:礼物声音的响度与礼物的多少、材质有关。还包含了文明礼仪教育“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等等。不足之处就是幼儿个别讲述的机会较少,应该鼓励孩子完整地把话说完。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2

微课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进一步了解眼、耳朵、鼻子、嘴巴、手的作用。

微课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认识过五官及其作用。

2.材料准备:《老鼠阿姨的礼物》PPT。

微课过程:

(一)提问导入活动。

1.师:你们看草地上有什么?你们有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会收到礼物?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

(二)幼儿观察画面猜动物。

1.观察动物局部身体特征,引导幼儿猜测收礼物的小动物。

(1)师:今天老鼠阿姨也要送礼物啦!她想把礼物送给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们有点害羞,他们躲在了草丛的后面。

(2)圈出细节:这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①长耳朵的兔子;②大鼻子的猪;③大嘴巴的青蛙;④大尾巴的小松鼠;

(3)小结:原来,老鼠阿姨想把礼物送给小兔、小猪、小青蛙和小松鼠。

(三)幼儿想办法猜礼物。

1.师:小动物很喜欢这些漂亮的礼物。可是老鼠阿姨却说礼物都藏在盒子里,要拿到礼物可没有那么简单噢!

2.出示PPT:老鼠阿姨在做什么?(把小动物的眼睛给蒙上啦),小兔、小猪、小青蛙和小松鼠不能用眼睛看,要想办法猜出礼物是什么。那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里面是什么礼物呢?

(四)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做法。

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来猜礼物呢?

(1)小兔子用耳朵听(有东西滚来滚去);

师:小兔子怎样猜礼物?她的脑袋为什么靠着盒子?

(2)小猪用鼻子闻(香香的);

师:小猪为什么低着头?她的鼻子在做什么?

(3)小松鼠用手摸(一粒一粒的);

师:小松鼠又是怎么做的呀,它的小手在做什么?

(4)小青蛙用嘴巴尝(甜甜的);

师:小青蛙嘴巴一动一动的,它在做什么?

2.小结:小兔说这个礼物会滚来滚去,小猪说礼物是闻起来香香的,小松鼠说礼物一粒一粒的,小青蛙说礼物吃起来甜甜的,你们猜到是什么礼物了吗?

(五)集体揭密礼物盒。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礼物呢?小动物们拿下蒙眼睛的布,拆开礼物一看,哇是糖果!大家都很开心,对老鼠阿姨说:“谢谢你,老鼠阿姨!”

微课延伸:

师:以后小朋友收到礼物,不急着拆掉盒子,可以学一学小动物,用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巴、小手来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感知动词听、闻、摸、尝。

2.愿意猜测故事情节,会正确使用不同的感官感知物体,初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老鼠阿姨的礼物》

2.一盒糖果、礼物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收到过礼物吗?是谁送给你们礼物的?都送给你们什么礼物了啊?

2.幼儿自由回答

二、观看课件,认识故事人物。

1.师:今天也有人来给我们送礼物了,你们知道是谁吗?那我们一起来猜猜看,可能会是谁。

2.出示图片老鼠的耳朵和眼睛

师:看,这会是谁的耳朵呢?(引导幼儿从耳朵的外形和眼睛的形状来猜测)

3.出示图片老鼠的尾巴

师:对的,圆圆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可能是老鼠。再看看这尾巴细细长长肯定就是老鼠了。

4.出示完整的老鼠图片。

师:啊,真的是老鼠,老鼠阿姨今天要来送礼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礼物有几份呀?

5.带领幼儿一起数数:1、2、3、4,有4份礼物,老师告诉你们这4份礼物盒里装的礼物是一样的,老鼠阿姨把礼物送给了四个小动物,那我们继续猜一猜老鼠阿姨到底要把这4份礼物送给谁?

6.出示兔子耳朵的图片。

师:这是谁?(小白兔),是小白兔吗?我们来看看,哦,是的,有长长的耳朵,老鼠阿姨把第一份礼物了给了小白兔。(出示完整的小白兔图片)那它还会把礼物送给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7.出示猪鼻子的图片。

师:看,这是谁?(小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大大的鼻子)真的是小猪来了。刚才来了小兔,现在来了小猪,几个小动物了(2个)?那还有两个小动物没有出现,我们再看看还有谁会来。

8.出示小松鼠的手的图片。

师:猜猜看它是谁?它的手大的还是小的?什么颜色的?哦,它有细细小小的,黄色的手,它是小松鼠。小松鼠还有一条大大的、毛茸茸的尾巴。(引导幼儿从细细小小的手,以及它的颜色来猜测。)

9.出示小青蛙嘴巴的图片。

师:你们看这是谁?它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嘴巴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哦,原来是小青蛙,小青蛙穿着绿绿的衣裳,它有宽宽的、大大的嘴。(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颜色和嘴巴的形状)

11.师:现在4个朋友都到了,它们都来拿礼物了。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小动物们拿到了礼物,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小动物们除了心里很开心他们还很好奇呢,他们都想知道这4个盒子里装了什么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有可能会是什么礼物?你们猜了这么多,小动物们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礼物,但是老鼠阿姨和他们玩了一个“猜礼物”的游戏。

2.师:你们看老鼠阿姨在干什么?(用布把小动物们的眼睛蒙了起来)这样做小动物们还能知道盒子里的礼物吗?(不能)

有什么好办法能猜出盒子里的礼物?小兔子会想什么办法呢?(教师动作暗示)小猪会想什么办法呢?也许小松鼠、小青蛙还会有不一样的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你们看小兔子在干什么?它在用它的长耳朵听呢!它在干什么啊?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听!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兔子,把小耳朵竖起来听一听(哗啦啦、哗啦啦)是一个还是许多呀?(许多)

4.师:小猪想出了什么办法呢?它在用大鼻子闻!它在干什么啊?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闻!我们一起学一学小猪,用我们的鼻子闻一闻?嗯,香香的,有哪些东西是香香的呢?(请幼儿猜测)哦,有饼干、蛋糕,还有好多香香的东西呢!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5.师:小松鼠想了什么办法呢?它在用它灵巧的手摸呢!它在干嘛啊?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摸!我们一起学一学松鼠,用我们灵巧的小手摸一摸?摸到什么了?硬硬的还是软软的?(硬硬的)苹果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橘子呢?那盒子里面到底装的什么呢?

6.师:哎!到底是什么呀?小青蛙迫不及待了。教师用动作提示,提问:它在干什么呀?它用它的大嘴巴尝一尝呢!猜猜会是什么味道呢?是苦的?是辣的?是酸的?是甜的吗?哦,是甜甜的!

四、组织游戏:猜一猜,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感知物体,体验游戏的快乐。

1、师:那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啊?是糖吗?

2、师:今天老鼠阿姨把送给小动物的礼物也带来送给了我们,瞧,这个礼物盒漂亮吗?那我们也来玩一玩猜一猜的游戏吧,猜猜看礼物盒里到底装了什么?我们先来听一听,盒子里有一个还是许多啊?(许多),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起来,不许偷看的哦,闻一闻,香不香?我请一个小朋友过来摸一摸,闭上眼睛哦,怎么样?是不是一粒一粒的,硬硬的?大家猜一猜是什么?(糖果)

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糖果啊?哦,真的是糖果啊!

五、利用图片,总结故事,结束活动。

1、师总结:小动物们想了什么办法知道盒子里有什么礼物呢?有的是耳朵听出来的、有的是鼻子闻出来的,有的是小手摸出来的、有的是嘴巴尝出来的(教师动作表示),其实我们的小朋友也有这些本领,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鼻子可以闻,手可以摸。

2、师:小动物们看到了糖果,高兴得围着老鼠阿姨欢呼了起来!我们跟着它们一起跳舞吧!

3、师:小朋友们我们回去跟老鼠阿姨、小动物们再玩一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尝一尝甜甜的糖果吧!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4

“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这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在谜底揭晓前不断激发着3岁幼儿的好奇心。故事中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以及松鼠的灵巧小手,暗示着它们能用各自的本领解决问题。同样,送礼物的环节也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地待人接物。

整个活动设计始终让幼儿与故事的情感脉络保持同步发展,以感知觉(看、听、闻、摸、尝)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不断进行推测,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力。首先,猜动物、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为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用蒙上眼罩的探索游戏唤醒幼儿对自己感官的再认识;最后,用变魔术的方式巩固认识,使现场欢乐的氛围与作品融为一体。

1、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

2、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盒子一个(中间有盖子,便于开启);糖果多于幼儿人数(圆形的、方形的,硬糖、软糖都要准备一些;其中六颗糖放在盒子里,其他放在某位教师那里);眼罩人手一个,沙球和铃铛各一个;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的卡片,黑板、磁铁;PPT、音乐。

教师:啊,妈妈好爱你哦,你说谢谢了吗(幼儿点点头)?

教师:小朋友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爸爸妈妈送的,有朋友送的,有老师送的,也有圣诞老人送的,收到礼物后我们都要表示感谢。

[幼儿喜欢礼物,从谈论礼物入手,容易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此处为导入部分的谈话,需简短些,教师要关注的是对话中幼儿的应答。】

2、教师:看看今天谁要来送礼物(PPT呈现老鼠阿姨的图片)?

3、教师介绍故事名称《老鼠阿姨的礼物》,幼儿跟读(PPT同时出现汉字)。

4、一起数数盘子里有多少份礼物。

2、PPT逐一呈现动物(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松鼠的灵巧小手),从局部到整体。 主要提问:看看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听故事(配乐讲故事)。

教师:老鼠阿姨要来送礼物了。看,兔子、小猪、青蛙和松鼠都高高兴兴地过来了。老鼠阿姨说:“不急不急,一人一个,正正好好。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我的礼物在盒子里,你们不能用眼睛看,要用其他的办法猜出礼物是什么。”

1、教师:平时我们都是用眼睛看东西,现在把眼睛蒙起来还能猜出礼物是什么吗(在白板上呈现“眼睛”的卡片)?

2、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出示眼罩),把眼睛蒙起来(拿出沙球和铃铛),猜猜它们在哪里?

请一名幼儿上来,帮其戴上眼罩,听指令在桌子上取出教师所需要的一种乐器,幼儿很自然地会用手摸。

教师:原来可以用手摸(在白板上呈现“手”的卡片)。

3、教师:不用眼睛、不用手,你还有其他办法猜出它们是什么吗?

教师:真的没有了吗(教师将乐器放在黑板后,逐一让其发出声音,让幼儿猜猜什么乐器在唱歌)?

教师:原来还可以用耳朵听(在白板上呈现“耳朵”的卡片)。

教师请1~2名幼儿闻一闻沙球(闻上去有油漆味)和铃铛(闻上去有铁锈味)的气味,鼓励他们记住两样东西的不同气味,再请幼儿戴上眼罩,将两样乐器一一放在他们的鼻子下,让他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幼儿果然猜中,全场一片掌声(在白板上呈现“鼻子”的卡片)。

5、教师:看,现在我们又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本领。想一想,我们还有什么本领?

教师:对,嘴巴可以尝出味道(在白板上呈现“嘴巴”的卡片)。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上有那么多有用的器官,要好好爱护噢。

6、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小动物也在学你们的好方法。看!兔子用耳朵听,小猪用鼻子闻,松鼠用手摸。青蛙问:“这样东西能吃吗?”老鼠阿姨说:“可以的。”看!青蛙用嘴巴尝(PPT呈现相应图片)。

1、出示礼物盒:这里也有一个礼物盒,里面装的礼物和老鼠阿姨的礼物一模一样。

教师发给幼儿眼罩,请想玩的幼儿一起来玩,通过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的办法猜猜盒子里到底藏的是什么礼物。

2、倒出盒子里的礼物,同时伴随音乐、PPT,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原来礼物真的是糖哦,大家高兴地说:“谢谢你,老鼠阿姨!”老鼠阿姨说:“不用谢,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好孩子。”

3、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颗糖。(和幼儿一起数)1、2、3、4、5、6,够不够呀?

4、教师:我是一个会变魔术的老师(教师打开盒子,鼓励幼儿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盒子里是否有东西。最后请旁边的教师摸一摸,摸的同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糖果)。

(再让幼儿鼓起小嘴用力吹,教师假装用手接住往盒子里一扔。当教师打开盒子倒出糖时,现场一片欢腾。)

教师:请小朋友带着礼物先回教室,让老师留下继续为大家变糖。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的关系。

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

糖果、糖果罐

活动过程:

一、看画面,引发关注

1、听,来了几个小动物?

(和小动物打招呼)

2、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

(模仿小动物的对话)

二、听声音,猜测礼物

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

2、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

3、哪个罐子里糖最多?(数数、序数)

三、听故事,分享礼物

你想和谁一起分享糖果?

(模仿小动物的语言)

小班活动《老鼠阿姨的礼物》生动有趣地吸引了所有幼儿的注意力,为了那甜蜜的礼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表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关于这节活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呢?快来根据以下问题来探讨吧……

抛问:

1、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故事内容与原文有出入,你如何看待教师的改编?

2、故事情节简单直白,老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同时,帮助其收获了哪些经验?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6

一、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正是各种感觉器官均衡发展的良好时机。他们已经开始利用感知觉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感知觉器官随着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逐步发育精细。

幼儿在生活中对声音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为他们五种感知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听着简单的故事,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以五种感知觉为基础进行猜测,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及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

1、学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

2、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耳、鼻、手、嘴的作用。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老鼠阿姨的礼物》

2。图片若干、一盒爆米花、眼罩、礼盒。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出示礼盒)出示课件1师:这是什么呀?这是一个装礼物的礼盒,你们收到过礼物吗?收到哪些礼物?今天有一位小动物也要来送礼物,我们看看是谁呀?和老鼠阿姨打一个招呼。

2、出示课件2师:谁来了,她的手上拿着什么?(老鼠阿姨礼物)它带那么多礼物是要送给谁的呢?(幼儿猜测)3、依次出示图标。

师:小动物都藏起来了,小朋友快来找找它们是谁?这么长的耳朵是那个小动物呢?小白兔的耳朵可真长呀。我们学一学小兔伸出长耳朵来跳一跳。小白兔的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听声音)师:这是什么呀?谁会有这么大的鼻子你呢?它在睡觉时还会发出呼噜噜的声音呢。谁来说一说小猪的鼻子可以用来干什么?(闻味道)师:这么大的嘴巴会是谁的呢?你知道小青蛙的大嘴巴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尝味道)师:这是什么呀?这么灵巧的小手又会是谁的呢?谁来说说小松鼠的小手可以干什么?(摸东西)快来看看最后一位小动物是谁?

小结: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小兔的什么最能干?小猪的什么最能干?小松鼠的什么最能干?,小青蛙的什么最能干?

4、课件3、4师:看它们一个个都拿到礼物,心里感到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的?它们收到礼物后开心还很惊讶,想知道礼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礼物,你们想知道吗?你觉得盒子里会是什么礼物?

5、课件5、6师:你们猜了这么多,小动物也想知道,但是老鼠阿姨要和它们玩一个“猜礼物”的游戏,如果猜出来才能把礼物送给它。

提问:老鼠阿姨在干什么?这样做小动物们还能知道盒子里的礼物吗?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用什么本领呢?(长耳朵听一听)看课件。原来小兔的耳朵最能干,我们一起学小兔听一听,是一个还是很多,这么多东西会是什么礼物呢?那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看小猪会用什么本领呢?(鼻子闻一闻)看课件。原来小猪的鼻子最能干,我们一起学小猪来闻一闻,闻到什么味道?(香香的)这么多的香香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看小松鼠又会用什么本领来猜?(小手摸一摸)看课件。原来小松鼠的小手最能干,请一个幼儿学小松鼠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么多香香的、软软的会是什么礼物呢?

我们再来看看小青蛙又用什么本领来猜呢?(嘴巴尝一尝)看课件原来小青蛙的嘴巴最能干,小朋友来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甜甜的)它是很多香香、软软、甜甜会是什么呀?(糖)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原来真的是糖,给小动物鼓鼓掌,我们一起和小动物庆祝一下。(听音乐跳舞)小结: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本领猜出礼物,其实我们小朋友也有这些本领,我们的耳朵、鼻子、小手和嘴巴也一样能干。

6、游戏“猜礼物”

师:今天张老师也有礼物要送给小朋友,你们高兴吗?但是我也想和小朋友玩“猜礼物”的游戏,你们想玩吗?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用什么本领来猜礼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一个眼罩,快把它戴起来,游戏就要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1)用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听到了什么?一个还是许多,会是什么礼物。

(2)用你的鼻子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

(3)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是一块一块的还是一粒一粒的?

(4)想不想用小嘴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这到底是什么呀?(爆米花)眼罩摘下来是什么呀?我们一起分享礼物吧。

活动反思:在《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一活动中,我改编了绘本原有的画面主,把听一听作为重点,让幼儿根据声音的轻响去分辩糖果的多少。在第一环节看画面,引发关注,采用PPT形式播放了四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老鼠阿姨手中还抱着一个大箱子)很形象的让幼儿一看便知道老鼠阿姨来送礼物了,小朋友都好奇的关注着,都在猜测着是什么礼物呢。第二环节是听声音,猜测礼物。当老师摇一摇手中的瓶子,幼儿就猜出了糖果,接着让幼儿去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初次,我是用硬糖装在罐子里让幼儿判断,幼儿都能根据声音轻响来判断。但在当软绵绵的糖装在罐子时,因为摇起来轻轻的,所以幼儿就误认为里面罐子里是空的。结果当我打开一看,幼儿大吃一惊,满心欢喜的看着,因为罐子里装得满满的都是糖。让幼儿三次练习听,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基础,循序渐进,让幼儿自己去猜,自己去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都是有关系的。

在本次活动中,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例如:数学领域:小动物排列的序数,动物与礼物数量的对应,幼儿从不同方向数数时的序数的变化。科学领域:礼物声音的响度与礼物的多少、材质有关。还包含了文明礼仪教育“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等等。不足之处就是幼儿个别讲述的机会较少,应该鼓励孩子完整地把话说完。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闽南童谣《老鼠仔》的内容,能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感受闽南童谣《老鼠仔》诙谐有趣的特点。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理解童谣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童谣中相关角色的闽南语词汇。

2.物质准备:老鼠玩偶1只;《摇篮曲》音乐;响板1副。

3.环境创设:创设场景“夜晚的古厝”。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童谣的主要内容。

教师播放摇篮曲,并借助情境创设和演示玩偶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学习儿歌作铺垫。

二、结合表演,理解闽南童谣的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童谣,启发幼儿猜猜学学“闽南童谣里说的是谁?它的名称是什么”。

2.借助玩偶表演再次朗诵童谣,引导幼儿理解童谣的主要内容,并帮助幼儿理解并学说闽南语词汇“人人、眠、呣困”等。

3.结合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感受童谣诙谐有趣的特点,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老鼠“骚骚动”、“钻壁孔”等有趣的动态。

4.教师结合闽南语的发音、童谣内容等,对童谣的诙谐有趣特点进行小结。

三、多种形式,学习朗读闽南童谣。

1.结合动作表演帮助幼儿逐句学念,指导幼儿发准闽南语“钻壁孔”、“骚骚动”、“抓”等语音。

2.教师打响板,引导幼儿合着节奏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语言韵律特点。

3.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边朗读童谣边用简单的动作表现童谣中小老鼠的动态。

4.教师围绕幼儿发音的正确与否、朗读情趣的表现情况等内容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1.在家园联系栏中提供闽南童谣《老鼠仔》等内容,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朗读闽南童谣。

2.在区域中提供相应的木偶,引导幼儿边念童谣边用指偶进行表演,感受朗读闽南童谣的乐趣。

活动反思:

《老鼠仔》是一首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的闽南童谣,本活动中教师主要借助木偶形式为教学手段,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幼儿欣赏木偶情境表演,木偶表演情景让幼儿感知闽南童谣所表现的风趣,倾听闽南童谣,借助木偶演示学念闽南童谣,过程中引发了我几点思考:

木偶情境表演形象生动地帮助幼儿理解童谣

用生动有趣的木偶表演,让幼儿感受到木偶情境表演的趣味性同时,更能将闽南童谣诙谐有趣的内容和地方文化特有的韵味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把闽南童谣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幼儿眼前。木偶情境表演对童谣的展现形式,远比单调的图片或者讲解更生动直观,富有动感,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童谣的内容。

木偶演示激发幼儿主动学童谣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幼儿看着木偶情境表演,都不禁跟着哼念起闽南童谣来。木偶情境表演和闽南童谣都具有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木偶的表演能够刺激幼儿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形象地表现闽南童谣,引起他们的共鸣,易于产生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根据闽南童谣为素材,创编木偶情境表演剧本,并在活动中现场演示表演开展闽南童谣课程。木偶表演深深地吸引住幼儿,也引发了幼儿对木偶表演中所演所说的闽南童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地学念童谣。

木偶操作有益于促进有效的师幼互动

活动中教师通过操作木偶实物,引导幼儿学习重点发音;用木偶表演肯定幼儿的学习表现;借助实物木偶表演,启发幼儿通过模仿木偶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对童谣的理解,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全面的感知童谣特性、理解童谣、学习童谣等,都体现了以木偶为媒介对师幼互动的积极影响。木偶表演让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更富有“童趣”,让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变得不在枯燥生硬,而是有趣自然。

木偶种类切合幼儿年龄特点提高木偶教学形式的实效

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活动在多种木偶种类中选择提线玩偶,实施木偶教学形式。提线玩偶能在地面表演,在活动中与幼儿的实际距离更亲近,提线玩偶更形象逼真,在活动中是的木偶教育形式在心理上更贴近幼儿,让幼儿在观看中产生真实感。选择提线玩偶操作形式较杖偶、布袋偶等木偶更适合小年龄的幼儿,从而也更能形象地表现童谣内容,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木偶教育形式在活动中的实效。

附: 闽南童谣《老鼠仔钻壁空》

老鼠仔,钻壁空,

一螟无困扰扰动,

一只一只想头吃,

人人看见都卜掠。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8

设计意图

本班幼儿是一群 3 岁半的小班年龄段的孩子,3---4 岁幼儿正是各种感知觉器官均衡发展的良好时机,他们已经开始利用感知觉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第一次看到《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个活动,是在幼稚园的一次“师带徒” 的示范活动中,当时还是刚开始带班的我,就深深的被活动所吸引,原来一个阅读活动可以将数学、推理、语言等都囊括其中:例如故事中,运用了点数,让幼儿数清楚到底有几个小动物来领了礼物,运用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来让幼儿清楚 4 个小动物应该有 4 个礼物,再加上在本堂课的后半段,设计了利用听声音的大小来判断糖果的多少,这是运用了感官与比较,来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自然,有趣,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快乐的互动中收获。

当时我就想有机会,我也要试试这个活动,于是我又再次去了解了这个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绘本、非常适合小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感知觉的机会。回顾

《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恰好本次活动的“猜礼物”“猜多少”以及让幼儿在情境中练习句子:“老鼠阿姨老鼠阿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与“谢谢你老鼠阿姨,你真好”的环节给了孩子想说,敢说的机会,所以这一次,我选择了这一堂课。当然这次活动结合我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我将活动本身比较随意的点数环节做了调整,如原 PPT 上有一页是老鼠阿姨站在最右边,依次请出了小动物们,幼儿将从右往左来依次进行点数,有悖点数“从左到右数”的方法,所以将它做了调整。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地在绘本故事中情境中猜一猜,比一比,说一说。

2、在互动游戏中,感知 4 以内的数。

3、体验收到礼物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老鼠阿姨的礼物》绘本 PPT ,6 个糖罐子(5 个内装糖果数量不同,1 个装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出示老鼠阿姨的图片,引出老鼠阿姨送礼物的故事。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她是谁。

这是老鼠阿姨,赶紧来给老鼠阿姨打个招呼吧,打了招呼老鼠阿姨可就要把她手里的礼物送给我们啦。

二、 分礼物:出示小动物们来分礼物。

1.出示小动物

T:我们来看看老鼠阿姨手上有这么多的礼物,礼物拿来是要送给谁的呢?送给小朋友们和小动物们的,那我们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拿礼物啦?哇….小猪,小兔子,小松鼠,还有小青蛙都来拿礼物啦,我们要

不要给他们打招呼呀?

那咱们再来看一看,来了几个小动物拿礼物?

有 4 个小动物来拿礼物,那老鼠阿姨需要准备几个礼物?

2.分礼物

①T:老鼠阿姨要开始分礼物了,她说 要一个一个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拿。那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拿到礼物的是谁?第二个呢?青蛙后面是谁啊?

哦,第一个拿到礼物的是小猪,第二个拿到礼物的是小青蛙,第三个呢是小兔子,第四个是小松鼠。他们现在是不是都拿到礼物啦?

②T:拿到礼物以后,大家都在问,老鼠阿姨老鼠阿姨,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啊?

老鼠阿姨说了,今天的礼物啊,不能用眼睛看,于是老鼠阿姨拿出棉布把小动物的眼睛给蒙住了。那不能用眼睛看,我们只能用耳朵听了,用耳朵听能听出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老鼠阿姨的礼物到底是什么。我把老鼠阿姨的礼物拿到这里来了。

三、听声音,猜礼物以及礼物的多少。

1.听声音猜礼物

T:我们先来听一听是什么?

我来帮帮你们,这里面装的是好吃的东西,那我们再来猜一猜。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你们看看,你们猜对了没有。

是什么呢?糖!那你们想要吗?

可以老鼠阿姨说了,糖是要拿来分享给聪明的小朋友的,我这里有两罐糖, 多的是给小朋友的,少的是要拿回去分享给小动物的。听明白了吗?我们要多的还是少的?那我们来听一听。

2.比多少

1一颗糖 VS 半罐糖

T:听听看,谁多谁少。选对了来给自己鼓鼓掌。小结:糖多声音就响,糖少声音就轻。

老鼠阿姨说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坐在椅子上用小耳朵都能听出来谁多水少。那我在送两罐糖给你,好不好?还是老样子,要多的还是要少的?

2半罐糖 VS 满罐糖依次听,请小朋友选择谁多谁少。

小结:咦奇怪了,刚才我们说糖多声音就响,糖少声音就轻,那这么多的糖怎么会没声音呢?

糖装得太满了,把糖罐子卡住了,原来啊,糖罐子里满满的都是糖果,摇起来就没有声音啦。

来,我们现在来看看,有几罐糖果啦?哪一罐最多? 再给你们两罐你们还要吗?那我们是要多的还是少的?

3半罐硬糖 VS 半罐棉花糖依次听响声,判断谁多谁少。

听硬糖的时候,提问,这是满的吗?

听棉花糖的时候,提问,这是满的吗?是多的吗? 那我们来看一看。

小结:刚才我们说慢慢的糖果摇起来就没有声音了,那这个到底是什么糖啊,为什么它摇起来也没有声音呢?

现在我们知道,硬硬的糖摇起来声音响,软软的糖摇起来声音若。那我们现在看看,我们一共有几罐糖了?刚才我们数过的,哪一罐糖最多?手拿出来比一比,第几罐?

3.找到最多的留给小朋友,剩下的给小动物们。

T:我们得到了最多的糖,那要把剩下的糖分给小动物们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收到了没有啊?

小动物们真开心啊,依次说:谢谢你,老鼠阿姨,你真好。

小动物们都有糖了,那咱们班的小朋友们要糖吗?那你们要说什么好听的话呢?

得到了最多的礼物,学会和小朋友以及老师一起分享。

活动总结

1.在活动设计时充分分析教材,发现整合点去结合不同领域的信息。再一次活动当中既有重点,又有其他领域的整合。课前思考与准备十分的重要。

2.在优质课的模仿中,最为一个新老师,还是十分注意自己的教态,注意语言的清晰,以及饱满的亲和力。

3.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绘本里学数学,并且幼儿都能够爱被故事情景所吸引并且开动脑筋来学数学,对我来说也开发了一些整合课程的思维。

4.本次活动中幼儿整体的表现都很棒,十分投入,尤其是在听声音猜多少的这个环节,大家都被吸引,眼神都充满了期待。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

反复的在小结中使用语言去强调,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幼儿独立的思考,应该简单清晰的说了就过了。以及在两两比较的时候,应该提前给幼儿说清楚, 是新拿出来的两罐糖果进行比较,先把参照物找好,以免幼儿搞混。还有比分幼儿的倾听习惯比较欠缺,专注力不够。

5.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已经掌握了用感官来认知事物的能力,少部分还比较欠缺。幼儿对于4以内的点数掌握还是比较全面的,大部分知道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点数,一一对应的关系比较明了,大部分幼儿能够大胆猜想,大胆说出,但规则意识较差,老师没有请到就自己说了......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小班下学期学习活动——《老鼠阿姨的礼物》

(2)教时:一教时

(3)教材地位:“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以培养幼儿自我认知、自我保护能力为核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同心圆”的形式逐年深化,小班是“小宝宝”“学本领”,中班是“身体的秘密”,大班是“我自己”(身体真有用,和影子捉迷藏,我和别人不一样)。根据小班幼儿的关键经验,着重培养幼儿关注自己的五官和四肢等明显的外部特征,初步体验它们的用处,为日后逐步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打好基础,也初步掌握充分运用多通道感知器官与外界环境互动。

《老鼠阿姨的礼物》以绘本为载体,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物朋友为主角,贴近幼儿的经验。“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这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在谜底揭晓前不断刺激着小班幼儿的好奇心。

故事中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以及松鼠的灵巧小手,暗示着它们能用各自的本领解决问题。同样,送礼的环节也让孩子学会了自由、正确地对待他人。因此,教材的使用既符合儿童的生活体验,又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是实现学习活动目标的良好支撑。

二、活动目标

1根据绘本阅读的特点和小班儿童发展的重点,我的目的是:

(1) 情感目标:对故事充满期待和好奇,并能正确对待人。

(2) 知识目标:通过手术进一步了解眼、耳、手、鼻、口等器官的功能。

(3) 能力目标: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回顾面部特征和手部功能的生活体验。

2重点:了解眼、耳、手、鼻、口等器官的功能。

难点:(1)通过对动物有代表性的器官进行全面鉴定,尤其是青蛙和松鼠。

(2) 通过蒙眼操作,猜猜老师礼盒里的礼物。

3、活动准备:

中间有盖子的盒子,便于打开;糖果多于幼儿人数(圆形、方形、硬糖、软糖都要准备一些;其中六个在盒子里,其他的在老师的位置);眼罩人手一个,沙球和铃铛各一个;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黑板,磁铁;***、**。

四、说教法

根据绘本学习的需要和幼儿“做中学”的年龄特点需要,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情境教学法、操作探索法。

首先,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逐一展示动物的代表性器官,能极大的激起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幼儿的猜测中,由易(兔子的长耳朵)到难,挑战递进,引导更多的幼儿通过观察,回顾已有经验,进行动物辨认,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五官、手的外部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主人公的出场变得紧张有趣。

其次,我将故事内容作为教学情境,通过配乐讲故事,将老鼠阿姨要来送礼物的故事引出来,现场充满新奇感和期待感,幼儿始终期盼着活动继续进行,并能随着故事情节进一步明确五官和手的功用。

再次,我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将故事情节迁移到幼儿亲身体验上,逐一请幼儿感受五官和手的功能。

五、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孩子在操作中运用多渠道感知法进行学习,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先用猜测的方式,脑力激荡,预设不用眼睛也可以猜出礼物内容的方法,通过教师提供尝试机会,验证想法,对于“听”“闻”“摸”“尝”的功用有了切身的体会。之后,老师再准备新的礼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操作,通过多通道感知,对自己的五官和四肢功用产生积极正面的认知,猜测正确也能增强幼儿的成就感。经过这样的活动过程,幼儿了解自己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感知器官了解外界环境,与环境互动,掌握多通道感知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程序

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活动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 聚焦礼物,激发兴趣

2、 突显局部,仔细观察

3、 操作体验,再识感官

4、 猜测礼物,感受快乐

首先,聚焦礼物,激发兴趣。幼儿喜欢礼物,从谈论礼物入手,容易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此处为导入部分的谈话,需简短些,教师要关注对话中幼儿的应答,并引出故事名称。

其次,突显局部,仔细观察。“老鼠阿姨的礼物会送给谁呢?”作为主要提问,在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的原有认知水平,也更激发起幼儿观察各动物代表性器官,为多通道感知法的运用提供线索。

其中,对于小班儿童来说,辨别兔子耳朵并不难,而猪的鼻子主要突出鼻孔;识别青蛙时,应引导儿童仔细观察它们的大嘴,以免与鳄鱼混淆;最不容易辨认的是松鼠,可以通过***揭晓答案的方式巧妙地让幼儿在关注局部的同时聚焦动物具有代表性的器官,再整体辨认。

再次,操作体验,再识感官。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平时我们都是用眼睛看东西,现在把眼睛蒙起来还能猜测出礼物是什么吗?”,请幼儿自由表达,对于说能的幼儿要追问“用什么办法猜出来?

”并通过真实游戏方法的运用,请幼儿分别戴上眼罩,通过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的方法猜出老师需要的沙球和铃铛,感受多通道感知法的运用。老师继续讲述故事“小动物也在学你们的好方法,看…”一面给幼儿自信和自豪感,一面使幼儿对“听、闻、摸、尝”再次强化。

最后,猜测礼物,感受快乐。教师通过出示礼物盒,说明盒内就是老鼠阿姨的礼物,请幼儿戴上眼罩,猜猜礼物到底是什么,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的操作,进一步巩固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通过谜底揭晓,鼓励幼儿一起数糖的数量,老师有机整合一一对应等数概念,引导幼儿数数糖、数数小伙伴,感受“多和少”,当幼儿带着礼物愉悦离场时,之前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随新奇感的满足而结束。

纵观整个教学程序,我始终从幼儿好奇、乐玩的心理出发,将故事作为教学情境,通过故事悬念与幼儿尝试等相互交融开展教学,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尝试多通道感知学习,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对五官和手的功能有着进一步的体会,并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待人接物、一一对应等教育价值,活动形式多元,内涵丰富。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的关系。

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糖果、糖果罐、布袋。

活动过程:

一、看画面,引发关注。

1.出示画面,猜测身份。

师:这是谁?小朋友可以怎样称呼她呢?

2.观察礼物数量,一一对应。

师:老鼠阿姨会把礼物送给谁呢?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呢?

3.按顺序拿礼物。

师:小动物们都跑来拿礼物,看看谁排在第一个?谁排在第二个?第三个是谁?第四个又是谁呢?

二、听声音,猜测礼物。

1.看画面,小动物们猜测礼。

小兔说:老鼠阿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小猪说:老鼠阿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小松鼠说:老鼠阿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小青蛙说:老鼠阿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2.听声音,小朋友们猜测礼。

师:请小朋友用耳朵听一听,猜猜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三、分别出示三组糖果罐,比较多少。

1.出示1、2组糖果罐。

师:听听哪个罐子里的糖多,为什么?

小结:原来罐子里糖少声音就轻,糖多声音就响,糖装满了就没有声音了。

2.出示第3组糖果罐。

师:请小朋友再听听哪个罐子里的糖多,为什么?

小结:原来硬的糖声音就响,软的糖声音就轻。

3.一共有几罐糖果?哪罐最多?

三、听故事,分享礼物。

1.观看画面,出示礼物。

师:看看小动物们拿到的礼物是什么?

2.和小动物们一起分享糖果。

教学反思:

这个绘本具有情景性,四个小动物各有特点,大鼻子的小猪、长耳朵的小兔、有一双灵巧小手的小松鼠以及大嘴巴小青蛙,故事中小动物们通过玩猜礼物的游戏,了解了五官的作用。整个活动都以“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这样一个线索来贯穿,让幼儿听着简单的故事,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以感知觉为基础进行猜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出现了多种感官方面的词汇,如听、闻、摸、尝等,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语言及感官的发展。

这个活动整合了数学,语言和健康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绘本整合教育的观念,充分挖掘了绘本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在活动前我认真分析了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目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让孩子在活动中愉快的参与学习,获得了知识。

老鼠阿姨礼物说课稿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中的小老鼠遇到困难自己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精神。

2、尝试帮助别人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3、尝试自己穿衣服。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幻灯片、玩具、衣服每人一件、自制老鼠尾巴一条。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与小班幼儿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活动,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从小班幼儿的实际生活和发展需求出发,重新对活动进行了目标定位,增加了目标“尝试帮助别人,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其原因是考虑到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集体意识淡薄,自理能力水平有明显差异,为了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成长、体验快乐,所以我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互相帮助方面的引导。我想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在遇到困难时,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接受帮助或者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师幼伴随《幸福拍手歌》快乐入场,稳定情绪。

“小朋友笑得这么开心,你看今天活动室里还来了这么多客人,那我们也把我们的笑脸送给大家吧!来,朝客人们笑一个!”

2、出示毛绒玩具杰瑞,通过交流感受小老鼠杰瑞是一只聪明、爱动脑筋、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老鼠。

“小朋友这么高兴,我也很高兴。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快乐的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你喜欢它吗?为什么?”通过交流小结:原来杰瑞是一只又聪明、又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老鼠。

“还有一只小老鼠却是一只害怕冬天的小老鼠,你知道它为什么害怕冬天吗?”

3、播放幻灯片,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1)讲到老鼠的尾巴却不同,它最怕冷冷的天气时提问:小老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后,师出示自制的老鼠尾巴,感受给尾巴穿衣服的难点:又细又长。

(2)讲到老树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后提问:你知道小老鼠的办法吗?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用什么方法来给自己的尾巴穿衣服?请幼儿用道具尾巴进行尝试。

(3)完整讲述后提问:故事中小老鼠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来给尾巴穿衣服?这个方法棒不棒?这说明这只小老鼠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

(4)小朋友们,那你们害怕冬天吗?冬天很冷的,为什么不怕呀?(穿衣服、晒太阳、跑步锻炼)

师小结:冬天虽然很冷,但是我们小朋友不害怕,因为我们会穿上厚厚的棉衣、可以出去晒晒太阳、还可以出去跑步、锻炼身体,你们可真棒!

“今天,天气也不错,老师啊也想带小朋友们出去晒晒太阳,小朋友们看,在这里老师已经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衣服,有毛衣、背心,有拉链的、扣子的。小朋友可以自己选一件喜欢的自己穿上,然后和老师一起出去玩,好吗?注意:在穿衣服的过程中小朋友可能会遇到困难,你应该怎样做?(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老师相信每个小朋友都能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好啦!小朋友开始吧!老师也要穿上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

4、自选??穿衣服环节,鼓励幼儿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穿好的小朋友,可以到后面的镜子前去照一照,看看自己穿的整齐吗?漂不漂亮?”

交流:你在穿衣服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啦?你是怎样解决的?谁帮助了你?你的心情怎样呢?

小结:虽然在穿漂亮衣服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小朋友们都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了。所以,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是爱动脑筋、会互相帮助的最聪明的孩子。

现在,小朋友们都穿上了衣服,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1、对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我在考虑我班幼儿有半数以上会自己穿衣服这种实际情况下,杜绝采取教师现场教授穿衣服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幼儿的典型示范,从而达到穿衣服的目的,于是,我增加了目标:“尝试帮助别人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2、按照幼儿的理解水平对故事情节的重点??小老鼠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认真地分析。为了让孩子能够切实感受到小老鼠给尾巴穿衣服的烦恼??又细又长,我亲手制作了一条自制的老鼠尾巴,一是抓住了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帮助幼儿在直观了解尾巴特点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加以理解,而是方便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可以实际操作,为幼儿提供了操作的材料。

3、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语言进行了认真地分析。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课堂语速尽量放慢、语气更温和一些,使用的语言尽量简练,以便小班幼儿能够听明白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其次尽量较少习惯性的无意义问答,比如:是不是?对不对?让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能准确到位的表达。三是教师多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孩子,而且“鼓励”之语表达要具体、准确,不能专门用“真棒”、“真聪明”来敷衍孩子的积极表现,既要让受表扬的孩子得到肯定,又要让其他孩子受到激励,从而有方向去努力。

欠缺:

对“穿衣服”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考虑得比较少,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有些找不准方向,把握得不够好!

电脑美术说课稿(8篇)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1)

教材分析:

用笔画在纸上的画是美术作品,用刀刻在木板和画在石板上再经过腐蚀的画,也是美术作品,用相机拍摄的画面,经过冲洗打印出来的照片还是美术作品,美术的范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概念。如今,用高科技的电脑作为创作手段,创造出的“画面”无疑丰富了美术作品的涵义。

由于本课是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学生虽然已经在平面表现领域,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美术表现技能,但却是第一次用鼠标来作画,本课就结合学生用电脑“画图”中的圆形、方形等工具和填色的“油漆桶”工具,来表现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电脑画图的乐趣。

教材中,提供了两种“同工异曲”的表现方法。所谓“同工”,指的是两种方法都需要先用图形工具选择合适的图形,圈画出构成画面的基本形状,然后,再根据需要把这些图形组成自己需要的画面。所谓“异曲”则指的是创作的结果。方法一,使用与轮廓相同的色彩填充图形,所以创作的结果,是不同色彩形状组合,而方法二,则是在图形内,用其他色彩填充,形成有轮廓的图形组合。“同工异曲”的目的,是在尽可能简单操作的前提下,为丰富学生的创作,提供不同的方法。教材中学生作品的选择,也依据了此原则,如特别选择了用方法一创作的《彩色世界》和用方法二创作的《好看的鸡》。如果在硬件设备上,能将鼠标换成电子手写笔或电子画笔,学生的创作会更加随心所欲。

教学思路:

采用“感知—体验—探究”的教学策略,即: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以线条和图形为主的电脑美术作品,体验电脑“画图”中圆形的工具所描绘出的不同效果,鼓励学生探究用电脑画图表现出美丽的、有趣又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建议: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 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用什么来画画啊?

2. 当我们身边没有笔和纸,又很想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

3. 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的导入,能有效、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主题。

(二)欣赏体验,初步感知

1. 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哪幅作品?两幅作品都是如何表现的?结合下面的两种表现方法,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小结:方法一描绘小猫的圆形工具和油漆桶使用的色彩一样,所以画出的是色块。而方法二画出形状后,油漆桶倒出的是其他颜色,所以就保留了轮廓线。

[ 设计意图] 欣赏直观的电脑美术作品,感受电脑美术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的相似与不同,激发学生联想,通过这种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行创作。

2. 体验电脑画图中,圆形等工具可以画出哪些图形。

(1)教师示范怎么进入画图。

点击最左下角的“开始”,进入“所有程序”,找到“附件”文件夹,点击“画图”。

(2)介绍“画图”界面。

工具箱:有十六种常用的绘图工具。

颜料盒:它由显示多种颜色的小色块组成,可以随意改变绘图颜色,就像平时我们

用的调色板。

绘图区:处于整个界面的中间,就是我们的画纸。

(3)画图工具介绍:在画图软件界面的左侧列有十六个功能按钮, 将鼠标箭头指向任何一个功能按钮,都会自动显示提示文字, 告知每个按钮的基本功能。

方形工具——用鼠标单击“方形”功能按钮→将鼠标箭头移至右侧空白的画图区域→按下鼠标左键不要松开→拖动鼠标至所需要的位置→松开鼠标。拖画出合适尺寸的方形。能画出笔直的线条。如果同时按住Shift 键,就会画出标准的正方形。圆形工具——根据上面的方法,选择圆形按钮。按图标指示,拖画出合适尺寸的圆形、椭圆形。如果同时按住Shift 键,就会画出标准的圆形。油漆桶工具——用鼠标单击“油漆桶”功能按钮,在下面的调色板中选中需要的颜色,直接在要涂色的地方轻点鼠标,你要的颜色就会均匀画出来。

(4)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以上工具画图形,比较一下,与我们平时使用的绘画工具画图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 设计意图] 比较是美术欣赏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环节,是将传统的绘画工具与电脑画图的工具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电脑画图的工具和平时我们用的类似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进而体会电脑美术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

1. 探究本课教材中,运用油漆桶工具,结合方形工具与圆形工具创作电脑美术作品的画法。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的尝试,想想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完成?

教师PPT课件演示并小结

方法一是“油漆桶”工具结合“圆形”工具表现的,画形状的色彩和里面填充的色彩一致。方法二是用“油漆桶”工具结合“圆形”工具和“方形”工具表现的,画形状的色彩和里面填充的色彩不一样。

[ 设计意图] 在前面对电脑画图工具已有初步印象的基础上,欣赏电脑美术作品,进行探究其使用了什么工具?怎样完成?用PPT课件演示画法步骤,加深学生对电脑画图的工具印象,为后面的创作做铺垫。

2. 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

[ 设计意图] 解决难点: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用电脑画图时,可以用画出线条的工具创作图画的魅力。进一步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画面组合的基本方法,结合自己的想法来表现作品。为学生进一步的创作,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本环节没有过多的涉及到电脑画图中其他工具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仅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创作。

3. 欣赏学生作品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一幅画就是一个想法、一个故事,看!同学们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电脑“画图”的方法表现出来了。相互说说你喜欢哪幅作品?这幅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怎样表现的?

[ 设计意图] 作品内容可以表现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等,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学生相互交流,使能力不等的学生,得到相应的互补,锻炼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2)欣赏更多的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想想自己打算用什么工具表现什么内容?

[ 设计意图] 用内容形式多样、难易不同的电脑美术作品,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路,为下一环节的实践体验服务。

4.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作业要求

看一看:电脑“画图”里,哪些按钮可以配合鼠标画画。

试一试:用鼠标画出比纸上更有趣、更美丽的图画。

(2)辅导要点

提示学生:遇到困难要先自己想办法,也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方法解决困难,老师巡视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建议。

[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能力不等,有的孩子可能从小接触电脑,能灵活运用鼠标;而有的学生,可能本课是第一次使用鼠标,可以以同学之间互助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134 教师教学用书 美术 一年级上册

(四)展示讲评,小结拓展

1. 展示讲评

自评:向同伴说说你用什么工具画了什么内容,画得如何,如果还有时间创作,你还打算画些什么呢?互评: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评:随机抽查作品进行点评,从作品表现内容的构图,表现方法的应用、使用电脑绘画的感受等方面来谈。

[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电脑美术的理解,感受体验电脑画图的独特韵味,体验电脑画图、创作带来的乐趣。由于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只凭作品质量的高低,来评价学生,而是要综合评价,尤其是对一些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予以高度评价。

2. 总结

电脑画图中的“方形”、“圆形”和“油漆桶”等工具能配合鼠标画出效果不同的各种画面,这节课我们尝试用这些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 设计意图] 系统的小结让学生对本课教学重点能清晰地在头脑中出现,加深学生印象。

3. 拓展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部分的家庭已经安装了WINDOWS7 系统,画图的界面有所改变,绘画工具也增加了不少,有兴趣的同学多尝试,并将自己的电脑美术作品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同学、朋友和亲人们分享。

视频展现:WINDOWS7 画图界面及操作方法。

[ 设计意图] 希望学生将自己的电脑美术作品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同学、朋友、亲人们分享,不仅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同时也让他们能利用网络相互表达情感,感受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评价建议:

1. 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2. 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

频道小编推荐: |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通过学生利用电脑美术中的各种造型手段,实现对自己形象的全新设计。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运用各种适用的美术软件,同时将以前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造型.设计的综合实践中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育环境的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灵活的运用电脑美术手段,对漫画肖像进行大胆的创造,引发对绘画的关注,从而更加,热爱生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活动,了解电脑绘画创作的特点和优势。

能力: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难点: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学习材料:

电脑教室、绘画软件(Adobe photoshop)自己的照片.漫画肖像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评价漫画肖像艺术特点:

1.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于漫画肖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电脑的屏幕上进行赏析,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人像作品;

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最想知道什么?(这些作品中的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

教学意图:

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了解漫画肖像的特点,围后面的电脑操作做好准备。

并通过教师的电脑漫画肖像的欣赏,讲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熟悉电脑软件操作的一个复习过程!

二.体验.复习:

1.教师与学生协商,让同学两个人一组,

先尝试能不能用学过的或者用知道的特殊的效果表现出和老师类似的效果!

2.总结评价学生的练习过程。

教学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尝试性绘画,复习电脑绘画软件的操作,点燃学生表现的欲望

!三.研究漫画肖像的`制作:

1.画家的作品,同学们的作品(课件展示)

2.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photoshop软件→新建文件→用铅笔工具进行作画,完成人像线描并命名保存。(也可以直接把作品通过扫描仪命名保存在文件夹里,再打开后使用。)

2)打开文件夹里的人像作品,在色板上选择颜色为其着色后保存。

3)选中画面,打开滤镜,进入纹理处理效果进行变化。或选择滤镜工具中的其他方法进行图象的特殊效果处理。(教师可多演示几种,如突出效果、浮雕效果、曝光效果、图章效果、铜版雕刻效果等)

教学意图:

通过欣赏,让学生开拓创作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容易掌握操作要领,便于创造。

四.实践与创作: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堂的作业要求:为老师.同学或者自己创作一幅夸张变形,生动有趣的漫画肖像。

3.学生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记住及时保存。

教学意图:

让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够体验电脑美术带来的特殊的乐趣,分享体验夸张变形的艺术所带来的快乐!

五.分享快乐,拓宽视野:

1.存盘,展评作业

2.拓展:欣赏更多的漫画肖像艺术

教学意图:

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把他们的心得体会与伙伴交流,共同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想象并组合画面。

2、在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椭圆形等工具进行形象创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好学生进入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并安排好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过程

重复、变异等造型内容。

2、师打开一些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演示电脑绘画中复制和粘贴的`创作过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过程:

粘贴和变化的操作,也可互相交流。

2、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

(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和变化。

粘贴和变化制作一副有独特、有趣的作业。

自由的创作和绘制。

三、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教学后记:

学生在电脑课上已经掌握了一些电脑绘画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单的图案.利用复制、粘贴,组成一条二方连续纹样。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对电脑绘画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4)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2. 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帖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评价建议

1.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2. 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3. 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卡纸,彩色纸,废旧纸盒,彩泥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 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3. 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作业指导要点:

1.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尽量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和创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找到材料的特点和相适应的制作装饰方法。

2. 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它资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示范作业的构思和现有装饰美化的手法,要求学生做出构思独特的电脑模型。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XP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

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 画鸡身

(课件 、范图演示)

画鸡头

画鸡眼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画鸡脚

画鸡嘴

涂颜色

2、认识神奇画图板(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用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难点:

画规则图形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利用已经学习的画线工具、以及画规则图形的工具,我们就可以画出非常漂亮的画来了。[出示作品]

学生观赏后说一说感受。

教师指导:

画电视机。

1、画电视机的框架。

单击“矩形”工具,在画图区的适当的位置上单击,以确定电视机的左上角位置,向右下角拖动,形成一个合适的长方形后,松开左键。

2、画电视机的屏幕。

单击“直线”工具,按住“shift”键,画一条垂直线。

单击“圆角矩形”工具,在适当的位置上单击,向右下角拖动,形成一个合适的圆角矩形后,松开左键。

3、画电视机的天线。

单击“圆形”工具,画一小圆。

单击“直线”工具,画两条直线。

如哪一次画得不好,按“菜单”中的“编辑”-“撤消”。取消最后一次的作图。

4、把文件保存。

点击“菜单”中 的“文件”-“保存”。

在“文件名”一栏中用鼠标点击,输入文件名:TV。

在“文件路径”一栏中用鼠标点击,选择“我的文档”。

最后点击“确定”。或敲回车键。

这样就保存好了。

画房子。

1、建立新文件。

点击“菜单”中的“文件”-“建立新文件”。

2、画房子的主体。

单击“矩形”工具,在画图区适当的位置单击,以确定房子主体的左上角位置,并同时向右下角拖动,形成一个合适的长方形,松开左键。

3、画房子的窗户。

单击“圆形”工具,在画好的正方形中确定窗户的位置后,拖动画出大小合适的窗户。

4、画房顶。点击“多边形”工具,画一个梯形的房顶。先选定梯形的一个顶点的一个顶点作为起始点,拖动画出一条边并单击,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画出第二、第三、第四条边,回到起始点双击,房顶就算画好。

5、画烟囱。单击“矩形”工具,在房顶上画一个长方形烟囱,再单击“圆形”工具,从烟囱口向右上方,分别画出三个椭圆,表示冒出的烟。 6、文件的保存。

点击“菜单”中 的“文件”-“保存”。

在“文件名”一栏中用鼠标点击,输入文件名:Home。 在“文件路径”一栏中用鼠标点击,选择“我的文档”。 最后点击“确定”。或敲回车键。

这样就保存好了。

六、作业:

3、彩笔绘画多美丽(一)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6)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对现代化的工具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教具学具:

电脑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七课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仅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7)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电脑美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电脑美术说课稿(篇8)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专业 电脑美术设计课程 基拙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兴专业,是艺术设计理论、技艺与电脑操作技术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势必成为设计教育之举足轻重的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相关的专业,电脑美术设计已逐步成熟发展起来。但在课程设置上,电脑美术设计教学往往是把绘图软件(如Photoshop,Coredraw)作为单独的课程来教学,没有与传统的基础设计课程(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各自为政,不能进行有效的互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时效性,教学效果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得到开发。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合对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作一些探讨。

关于传统基础设计教学课程

中职学校美术专业一般开设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工艺美术等基础设计课程。

在一定程度上,职高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自身艺术修养落差较大。面对一门新的设计课程,存在着很大的思维转换适应性。从一般常态思维转换到设讨一所需要的抽象思维学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有的学生能较快领会适应月、思路正确,有的则反应相对迟钝,跟不上教学进度。加上整个设计课程需要设计平面,色彩,立构三个方向的初步认识作为基础。有些学生直至课程结束,仍然不清楚自己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今后将如何与社会工作接轨。由于这样的心态,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由此学生在学习上多了一些阻碍。

关于电脑美术教学课程

中职学校美术专业一般开设Photoshop,Coreldraw,广告专业、印刷业及各种商业宣传、社会宣传等行业的专业需要。比起传统的手工制作,又节省时间,且能制作制作精良,以及手工根本无法达到的设计效果。

在这些软件教学中,主要是讲解绘图软件的操作技能,每一个菜单每一样工具的用途和用法。而其中很多都涉及到基础设计知识,如photoshop里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等,而更多的是学生在没有学习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这些基础设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很难想象能设计出像样的作品来。而要等到这些基础设计课程开完,大约要两年的课程安排,再开设电脑美术课程,恐怕为时已晚,那里还有充足的时间来学电脑设计软件课程。这就造成现在的基础设计课程与电脑设计课程排课时同时展开,配有各自的专业教师,你讲你的基础设计,我教我的电脑设计软件,老死不相往来。而两者之间的融会贯通,就要靠学生自己去领会了。

“电脑美术设计”与“基础设计”课程的融汇作为专业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电脑辅助设计和基础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讲授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平面设计还应对re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应用自如;讲授立体构成、包装等还应掌握3dmax软件。

一、电脑美术辅助平面构成教学模式

在平面构成中,将不同或相同的基木形,在二度空间内构筑丰富的新视觉形象,基本形在画面骨骼框架内方向不同,正负的转换上存在着极大的灵活性,即使是同一个基本形由于不用方式的排列组合,也会出现多个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这也正是平面构成的魅力所在,学生只能针对某一个画面效果可能性的探求,对活跃学生思维极为不利。Photoshop,Coredraw作为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学的绘图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不仅快捷准确,而且可以绘制出手工绘制时难以得到的图形,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机上通过复制、镜像、旋转等命令反复寻求变化和组合方式,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众中挑一的教学效果。

二、电脑美术辅助色彩构成教学摸式

色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作为美术设计者,更应该自觉地认识色彩、创造色彩、一件设计作品的美感是综合了形态、色彩、质感而产生的。然而,看到作品的瞬间。首先诉诸于观者眼睛的'是色彩的组合效果,也就是色彩美的问题。在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搭配组合会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形成诸如温暖、寒冷、华丽、朴素、强烈、柔弱、明亮、阴暗等不同的环境气氛,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讲授色彩原理时,教师往往以字代色,两种或多种色彩的对比及调和效果,学生只能通过联想加以比较,直观性价差,尤其对一些色彩感觉较弱、对色彩知识了解也较少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后期的实际应用中,很难把构成中的色彩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创作中,出现了临摹不成问题,创作却难上加难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要求在重新讲解相关的色彩知识,这些都说明前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电脑美术辅助立体构成教学摸式

立体构成的原理对形体基本的构成要素;点、线、面、体,即从几何体的角度建立科学的概念,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对人的感觉作用,把科学地认识和感性的印象结合在一起。计算机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学生在观察物体时,试点具有流动性,能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同时也能在空间的试点中对形体进行构筑和修改。

电脑美术教学中教师、学生、电脑三者的重新定位

目前学生学习计算机热情很高,设计软件的大量出现及更新换代,使学生更加渴望早日掌握计算机操作,把自己的构思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基于此点,电脑美术辅助构成教学模式的建立,客观上要求授课教师在掌握基础设计学科的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知识,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指导学生合理的使用计算机,并在教学过程中,仍应建议并鼓励学生保持传统的绘制能力,如对画笔、色彩等工具的使用,在上机前先做充分的构思与构图的探讨准备工作,灵活的把一些自然的、传统手法所长的素材通过扫描仪输入屏幕,使两种设计语言有所沟通并相互补充。电脑的引入,只是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拓大脑,增加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应用电脑的图形语言开拓新的视觉领域。

电脑美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面对一种新型的教育途径,迫使教师重新拟定新的教学目标,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不断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不断在课程设置上不拘于条框,适应教学的需求,注重教育的改革,才能培养除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实用型优秀技术人才。

本文来源:http://www.cww886.com/c/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