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网 >地图 >教学资料 >

小学二年级找春天

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时间:2024-06-04 作者:崇文网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通用。

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资料呢?也许以下内容“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通用”合你胃口!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2、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件在设计和使用时力求体现各教学媒体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并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教材的特点,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

本课件的优越性体现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交互灵活。

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贯穿始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朗读、感悟、想象,变静态的文本为动态的文本,变清一色的课堂为多姿多彩的课堂,使课堂形式活了,情趣浓了,效率高了,愉悦了学生的身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扎实地训练了语言,使课堂充满春天般的活力。

【教学策略】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堂上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识字──藏春

1、天女散花:

学生随着花飘落认字:羞、遮、掩、躲

(课件演示:飞落的春花中带生字徐徐飘落(渐快))

2、连字组词:

(课件演示:野、芽、树、草、桃、枝、柳、花、嫩)

3、找寻春景:

⑴学生意愿选景,找读生词:探、野花、嫩芽、小溪

(课件演示;在春景中藏生词,点击春景显生词)

⑵你能不能用以上这几个词来说话?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春天的情境,利用这种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字词、并由字连词再说话,有坡度地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自然地过渡到学文环节。

二、整体感知──找春

1、配乐范读,感受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音乐配上春天的画面)

设计意图:在声画结合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阅读文本。

读后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

春姑娘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在文中找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吧!

2、自由读文,找寻春天:

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朗读体验──悟春

1、朗读体验:

根据学生找出的语句,指导朗读感悟: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课件演示;随机分别出示以上句子,点击重点词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用课件帮助学生体会小草和眉毛、野花和眼睛、嫩芽和音符、小溪和琴声的相似,从而领悟春天的美和课文语言的精妙。

3、美读成诵:

整体出示以上语句,美读后填空练习背诵:

小草(),那是春天的()吧?

()野花(),那是春天的()吧?

树木(),那是春天的()吧?

()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课件演示:出示以上练习,随着学生的背诵,点出括号内的词句。)

设计意图:用文字片帮助学生高效背诵课文。

四、读中想象──说春

1、教师引读第八自然段:

春天来了!我们──,我们──,我们──,我们──。她在──,在──;她在──,在──

2、发散补白: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闻到了,我们听到了

(课件演示;放映各种春光图,启发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设计意图:此处对文本进行补白的练习,是在内化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练习。

3、想象续说:

春天还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过渡:同学们说出了这么美的句子,你们真像小诗人,看黑板上的词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春天还像美丽的画,像动听的歌,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春天吧!

五、自主拓展──赞春

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其中一项:

1、写一写春天;

2、画一画春天;

3、唱一唱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春景图和春天的音乐。)

设计意图:美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愉悦了身心,激发了想象,从而主动地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六、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2、背诵课文。

3、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寻找春天,把它拍下来,配上文字说明,举办春光美摄影展。

【板书设计】

找春天

小草探头野花开

春树吐绿水丁冬

CWW886.cOM强烈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的改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进度,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这份“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是小编独创制作的希望您能够喜爱它,有需要的人马上就可以前来获取信息!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确读出得的读音。

三、教学过程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投影: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投影。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2、圈出本课生字,分析字形。

(二)汇报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

1、应这样汇报: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笔直的直左边加个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边直字里边是三横,不要丢一笔。共同组词(种植、植树、植物)

备、晒、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汇报过程中应重点指导旅、降、乘三个字。

旅 右半部上边是,下面是,不要写成瓜或。组词:(旅行)

降 8笔写成,阝两笔完成,三笔完成,最后三笔完成,不要写成牛。组词:(降落、下降)

乘 可以用禾字中间一个北字的拆字法记忆。注意书写笔顺:,组词:(乘着风)

2、练习用下列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好。准备、植物、旅行、降落。

(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

按提示回答:

(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导书写,在生字本上打字头。

重点指导旅、乘。

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禾的丨在竖中线上,八在中点起笔。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迷人的,秋天的颜色是绚丽缤纷的,秋天的气息是清新浓郁的,在秋天更有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妈妈在秋天怎么送出自己孩子的。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讨论思考:

1、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送出自己的孩子?思考讨论后填表。

植物妈妈有办法

2、同桌交流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教学方法同前略

三、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认读书写课文生字词。

2、收集关于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的资料。

(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查阅书籍工具书、通过互联网、问懂得相关知识的人)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理解赏析诵读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抽生读或者背诵课文

3、课文告诉了我们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

二、进行新课

1、找一找诗歌的哪几节为我们介绍了植物妈妈的办法?

2、齐读第二节。读懂了些什么?展示画片,学生感知蒲公英的形状。指导学生朗读。

重点理解:降落伞在这里的意思?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3、自由读课文第三节、第四节。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全班交流议论。指导学生朗读。

4、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分别写的是什么?这两节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拓展升华

通过资料收集,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么送出自己的孩子的?四人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四、指导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举办一次以有趣的自然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作好资料的收集准备。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3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不同的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从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串讲

第一段是课文起始段,课文里难于理解的词语比较多,而学好了这一段,弄懂了课文内容,将激发起学生学习下文的积极性。我选用了串讲的教学方法,解答了如果、四海为家、旅行、啥办法等词语。学生理解了课文,读起来就琅琅上口,积极性就自然高涨起来。

二、谈话

课文第二段用拟人的方法介绍了蒲公英,使学生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顺风飘去,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读了课文以后,我把课前采集来的蒲公英的绒球展示给学生看,再吹一口气,学生便见到有些种子纷纷飘走了。此时,我就选用了谈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指出拟人句中蒲公英的孩子是什么,降落伞又是什么,并解释纷纷出发的意思,学生通过着实物,再读课文,讨论蒲公英飘散种子的情景,便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释疑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苍耳。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很少观察过苍耳。刚读完这段课文时,学生便纷纷提问: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叫全身武装什么是铠甲呢动物的皮毛怎么会挂住苍耳的种子呢我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实物苍耳来作详细解答。为取得最佳效果,我将苍耳种子画在玻璃板上,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学生从屏幕上清楚地看到一粒粒长满尖刺的种子。他们意会到这就是苍耳的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全身武装了。我用几粒苍耳种子放到学生的绒衣上,让学生走一走,跳一跳,种子却牢牢挂在身上。利用这种释疑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弄懂了只要挂在动物的皮毛,就能走遍田野、山洼的意思。

四、演示

课文第四段写了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粒儿蹦跳到别处。教此段时,我就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将豌豆弹射出来。这与课文里写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效果是一样的。通过这样演示,学生的疑问就全部消除了。

五、引伸

学习了前面几段课文后,我跟同学们一起归纳出植物传播种子靠风吹、太阳晒、动物皮毛带等办法,并且设疑问:植物妈妈的办法就只有这些吗让学生阅读最后一段课文,并补充说明植物传播种子的其他方法。如有的学生说:菱角种子随水漂流;石榴让鸟儿吃下去,种子随粪便拉到不同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桃子、杏子成熟的时候,红红的,招引动物去吃,还会从树上掉下来让动物容易吃到。动物吃了甜甜的肉,里面有一个核,咬不动,吐了。那个核在地里裂开,种子开始发芽,长成桃树、杏树。还有十几位同学分别说出榆树的榆钱、柳树的柳絮、槐树的槐荚等等,都是借助不同的外界条件把种子传播到更多更远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获得了更多知识,从而收到了最佳效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 旅行 娃娃 纷纷 苍耳 山洼 炸开 蹦跳 观察

降落伞 就得 知识 乘着 带刺 铠甲 豌豆 不信 豆荚

已经 如果 准备 好办法 啪的一声 四海为家 许许多多

2、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为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3)乘着风:投影出示“乘”的三个意思: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画√)

a)搭坐公共交通工具。b)表示利用条件。C)登,由低处到高处。d)进行乘法运算

(4)填空练习。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5)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

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

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三、总结:

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四、课后检测:完成小状元P5:2、3、7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5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的要求有两个,其一是学会本课植、旅、降、备、乘、晒、识这七个生字的字形并指导书写。其二是指导朗读与背诵。为了完成这两个教学要求,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背诵时,我借助投影片,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记忆课文内容,避免了死记硬背。在教生字时,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媒体,成了我的好帮手。《汉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教学》软件对笔画和部首具有闪烁和重写功能。运用这两个功能就突出本课识字教学的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本课中旅和降是教学重点,这两个字的右下部氏、ヰ是这课识字的难点。我在教旅是先显示方,再用闪烁键闪显ノ,提醒学生是平撇;接着显示し,同样用闪烁键提醒学生不要写成J;最后显示撇和捺,并用擦去重写键反复重写捺,让学生注意它的起笔位置。在教降时,阝和攵都是学生熟悉的,直接用部首键显示。

用闪烁键闪显└和ㄧ引起学生注意。以上这些难点,通过计算机荧屏显示及闪烁、重写等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动态的感觉,与教师光凭嘴上反复强调及学生反复练写相比,效果明显提高。运用此软件进行教学时,也只要按指定键,偏旁就依次显示在荧屏上。我在教植、乘时,按指定键依次显示木、直千、北、八这几部分,使学生明确植是由木、直组成的,乘是由千、北、八三部分组成的。这就体现了二年级的识字重点是结构教学。

另外,由于本课中备、晒、识这三个字的结构较简单,各组成部分也是以前学过的熟字。因此,我就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即学生自己先在计算机上独立操作学习,看清各字的组成部分及书写位置,然后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最后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

这就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避免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果笔画或笔顺错了计算机就会报警,并且不显示笔画。这样就能促进小学生从小养成严格的规范的写字习惯。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中的七个生字的字形,指导书写。

2.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旅、降的字形,指导书写。

2.指导背诵课文。

三.电教软件:

1.投影片:

《植物妈妈有办法》活动投影片一套四张(自制)

2.计算机软件:

名称:《汉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教学》

3.硬件环境:所有PC机

四.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学习生字。

1.复习,进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题目是(出示卡片)24植物妈妈有办法(齐读)

(1)学习生字植

1出示词卡:植物

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2学习植荧屏显示图1:

a.谁来说说这个字怎么记呢?学生说,教师操作(植是左右结构,左面是木,显示图2,右面是直,显示图1)

b.学生自己操作一遍,在本子上写一遍。

c.除了植物这个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词语呢?

2.回忆课文,学习生字

提问:谁还记得24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是说植物妈妈干什么有办法呀?

根据回答出示卡片:传播种子

课文把传播种子说成种子怎样?

根据回答出示卡片:旅行

(1)学习生字旅

1齐读词语旅行

2荧屏显示图3,学习生字旅。

a.这个字怎么记呢?

学生说左右结构,部首是方教师击键显示图4,右边的上面是撇横,教师击键显示图5,下面先写平撇,显示图6并用闪烁键提醒学生是平撇,接下来一笔是显示图7并闪烁,然后是两笔,教师击键显示图8并闪烁捺的起笔。

b.学生操作一遍,在本子上写一遍。

c.旅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旅行的方法呢?

1出示词卡:

蒲公英苍耳豌豆

2演示投影片1

a.看,这是什么?(蒲公英)这篇课文中说它是降落伞。

出示词卡:降落伞

b.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出示词卡:准备

c.那么它们怎样四海为家呢?(齐读最后一句)

d.教师演示活动投影片,学生练习背诵。

e.学习生字:备降乘

备:屏幕显示图9

学生自学,先独立操作,然后说说怎么学的?(教师操作显示图10,再击键显示图9)最后说说它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降:屏幕显示图11

1提问谁来说说你怎么记?

2教师操作击键,显示图12,图13,然后击键显示图15,并闪烁,最后显示图16,闪显1,提醒学生要出头。

3学生操作一遍,在本子上写一遍。

4提问:降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乘:屏幕显示图17

1提问: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怎么记住它?(一个北字中间嵌个千)

2那么它的笔顺是怎样的呢?学生说,教师操作:先显示图18,再显示图19,然后再显示图17

3学生操作一遍,在本子上练写一遍。

4谁来用乘组词

f.巩固背诵第二段。(边演示投影片)

(3)演示投影片2

1看,这是什么?(苍耳)

2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什么?(带刺的铠甲)

3那么它们怎样传播种子呢?(齐读最后一句)

边演示边背诵

(4)演示投影片3

1这是什么呢?(豌豆)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它让什么晒在太阳底下?(豆荚)

出示卡片:晒

2豆荚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齐读最后一句)

3演示投影片,指导背诵

4学习生字晒屏幕显示图20

5巩固背诵这一段。

(5)巩固背诵2-4段

教师演示,学生背诵。

(6)指导背诵第1节和第5节

1指导背诵第1节

a.提问: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b.指名背诵、齐背。

2指导背诵第5节,学习生字识

a.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植物妈妈的办法怎样(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出示卡片: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b.齐读第5节,背诵第5节。

c.学习生字识屏幕显示图2

学生自学:自己操作电脑,并学习书写。

交流自学情况,教师操作(识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讠显示图23,右边是只显示图22)

练习组词

(二)巩固、总结

1.指名读词语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真多。

下面,我们一起看着投影片来说一说。(齐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揭示学习内容。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旅准备降娃洼苍豆仔察粗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旅行告别粗心准备山洼娃娃知识降落伞四海为家纷纷出发仔细观察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备:上面是三笔反文,下面是田字底。

降:左右结构,部首是左耳旁,右下边不是牛字,而是:第一笔写横,第二笔是竖

折,第三笔是竖。

旅: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方字旁,右边的笔顺是:撇,横,撇,竖提,撇,捺。

注意与纸字区分。

察: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祭弊帧/SPAN

娃、洼:注意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四练习:指导学生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1植物妈妈有办法

旅准备降娃洼苍豆仔察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用具: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它靠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

二、学习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

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a开火车读词

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

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

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

3.小组合作学习: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

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蒲公英:

1)蒲公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蒲公英美不美?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读出来。

苍耳:

1)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说一说?

2)课下同学们找了有关苍耳的资料,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苍耳,谁来摸一摸,什么感觉?

1)哪个小组愿意把感觉给我们介绍!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来验证一下。

3)为什么苍耳能够挂住动物的皮毛?

石榴:

1)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什么味道呀?

2)石榴妈妈的胆子更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3)哪个小组给我们说一说看懂了什么。

4)有语气地读一读

豌豆:

1)找小组来说一说;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

3)你觉得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大家说豌豆炸开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好?

5)集体再来读一读。

总结:这四种植物多么有趣呀!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小节,就坐在位子上读一读!

第六节

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就这几种吗?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看录象

3)请同学读第六节,想: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三、总结留作业:

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下,到大自然中多看看,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四、作业:课下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植物,去查找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做一期展板,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知道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吗?课后仔细观察,讲给同学们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揭示学习内容。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旅准备降娃洼苍豆仔察粗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旅行告别粗心准备山洼娃娃知识降落伞四海为家纷纷出发仔细观察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备:上面是三笔反文,下面是田字底。

降:左右结构,部首是左耳旁,右下边不是牛字,而是:第一笔写横,第二笔是竖

折,第三笔是竖。

旅: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方字旁,右边的笔顺是:撇,横,撇,竖提,撇,捺。

注意与纸字区分。

察: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祭字。

娃、洼:注意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四练习:指导学生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1植物妈妈有办法

旅准备降娃洼苍豆仔察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用具: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它靠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

二、学习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

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8

课前延伸: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学生分析: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质疑探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释疑探究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用准备、已经造句。

(二)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准备、已经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

植物 田野 知识 离开 许许多多 已经 旅行 准备 降落伞 四海为家

(二)检查背诵课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检查。

(三)回答问题。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造句。

(1)想词本身的意思。

已经:表示过去。

准备:事前的安排、筹划。

(2)看词在文中哪句中出现,读一读。

(3)造句。

(五)巩固练习

1、数一数再填空。

旅 共( )笔,第八笔是( )。

降 共( )笔,第七笔是( )。

乘 共( )笔,第八笔是( )。

2、组词。

3、填空,再读一读。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 )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 )底下,豆荚炸开,孩子就( )离开妈妈。

4、连线。

【小资料】

苍耳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四、五尺,叶子心脏形,叶尖边缘有锯齿,茎部有三条明显的叶脉。夏季开花,头状花序,雄花序状球形,雌花序椭圆形,果实在霜降前后成熟,外面硬壳上有硬刺,容易挂在动物皮毛和人的衣服上。可入药。

豌豆 一种可以做菜或当粮食吃的豆子。豌豆的叶子像羽毛形状,开白色或淡紫红色的花,结豆荚,里面有圆形的豆子,嫩荚和种子可以吃。

蒲公英 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蒲公英全株高约60厘米左右。叶较大,为羽状叶,莲座状平铺,边缘有许多锯齿。蒲公英的果实为瘦果。果实的上端伸出一个尖喙,喙的顶端有一撮像降落伞的放射状白毛,这样就能使果实随风远飞,带着种子落到适宜的环境,便可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10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介绍生物知识的科普类儿童诗。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并从小学低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下面摘录第二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指导朗读,引导探究

(在复习第一节的基础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

师: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生:降落伞。

(出示课件图片,认识像降落伞的蒲公英宝宝和像绒球的蒲公英妈妈。)

师: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

生:风。

师(看课件录像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蒲公英是请风帮忙传播种子的。

师(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他们的心情。

(学生齐读,读出了欢快自豪的心情。)

片段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说说这位植物妈妈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出还不懂的问题。

(小组分工:组长组织讨论;检查者检查是否完成了每一项任务;监督者监督组里每一位同学是否都认真朗读和参与了讨论。)

(各小组学习,讨论,朗读,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组织讨论帮助解决。)

师:刚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一定弄明白了苍耳妈妈或者豌豆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去的。

片段三:小组交流,表演体验

(学生汇报交流。先锋小组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他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汇报。)

生A:我是苍耳妈妈,我的孩子长大了。(苍耳妈妈欢快地手舞足蹈着,老师把一颗颗苍耳粘到他身上。)

生B: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生C:我是小花猫,喵喵喵。

生D:我是小袋鼠,有一个大大的口袋。

(小白兔、小花猫、小袋鼠分别跳着、走着经过苍耳妈妈的身边。)

生A:请你停一停,能不能搭个便车带我的宝宝到远方去旅行啊?

(小动物纷纷表示同意,把几颗苍耳粘到自己身上,离开了苍耳妈妈。)

(小白兔把苍耳撒在田野里;小花猫把苍耳撒到山坡上;小袋鼠把苍耳撒在自己家门口。)

师: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办法教案 篇1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和课文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标本,也可制作课件,用动画形式展现植物传播种子的过程。

2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了解、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降:多音字,在本课读jinɡ。

苍:是平舌音,不要读成chānɡ。

乘、炸、察: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旅:右边的笔顺是。

降:右上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乘:笔顺是乘。可用北字中间加个禾的方法记字形。

苍:人字头下边的部件是,不是巳。

察:第八笔是横撇。

娃、洼、炸三个字,可用熟字蛙、作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写字教学。

旅、降、乘、察四个字比较难写,也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词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有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如:降落伞、乘着风、准备;有的词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告别、旅行;有的词语需要老师帮助理解,如:铠甲(古代士兵穿的铁衣。本课指苍耳种子外面的硬壳)、四海为家(本课指到处生根发芽)。

对于诗句的理解,不宜采取分析讲解的方法,应让学生多读,通过读来了解意思。

(四)朗读、背诵指导

课文可以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去朗读感受。

诗句中的几个长句子要给以指导,如: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这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这句话要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喜爱心情。

练习背诵时,只要依次记住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就成功了一半,再把首尾两节诗句记住就能完成全诗的背诵。也可以让学生先借助图的提示进行试背,再离开图进行背诵。

(五)练习提示

第四题要在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在你观察或了解的植物中,除了课文讲的借助风吹、动物带和太阳晒这三种方法以外,还有哪些传播种子的办法?

(六)扩展活动

利用秋游,到大自然中观察、收集植物种子,了解其传播方法。每人准备一种,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说一说。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植物妈妈指什么?(指能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植物)她有些什么办法?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三)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四)同桌互查生字读音,老师用卡片抽查读音情况。

(五)听老师范读(或放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什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六)读第一节,了解孩子(植物种子)、长大(种子成熟)、四海为家的意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红烛没有恩师爱心红,蚕丝哪有恩师情意长,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教案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揭示一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的内幕,您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获取更多信息!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先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拼摆图形,整理4的乘法口诀,去验证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正确与否,再与生活实践联系,进一步感知体会4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及运用。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数学活动也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小熊请客,故事引入。)在一片大森林中,住着一位好客的小熊,今天它又邀请了几位客人到家中做客,看,它在为客人准备什么?看了它串的红果,你能发现什么呢?

生:4个红果串成一串。

师:根据小熊串的红果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串三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

生2:我想知道串六串红果需要多少个红果?

生3:串七串需要多少个红果?

……

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一数,看看需要多少个红果

师:请打开课本第20页,数一数2串红果有几个红果?3串呢?……9串呢?把答案直接填在这一页的表格中。(学生都在看图,数着,填着;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需要几个红果,各种答案都能在下面的表格中找到。

红果有几串123456789

红果有几个4812162024283236

(三)根据上表,学生独立编制4的乘法口诀

师:请看书,注意编乘法口诀时,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答案,接着就相应地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如,1×4=4,相应的口诀是“一四得四”。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一下,如果发现有错,要告诉同伴,由他自己订正。确信自己编的乘法口诀正确无误后,再读几遍,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探讨规律,交流记忆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师: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

生:(齐声)找规律,记口诀。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有助于记忆的规律?

生1: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4。

生2:“四五二十”这句口诀最熟悉,加1个4,就是“四六二十四”;减1个4,就是“四四十六”。

师: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真佩服你,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联系生活,说一说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实例

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4的乘法口诀?让我们找一找,说一说吧。

生1:一张课桌4条腿,我们组4张桌子,“四四十六”,一共16条腿。

生2:我家养了3头猪,每头猪4条腿,“三四十二”,共12条腿。

生3:我们学校每层楼有4间教室,有5层,“四五二十”,共20间教室。

生4:我们每天上午4节课,每星期5天上课,每星期上午一共上20节课。

生5:教室前面国旗一边有4个字,两边有8个字,“二四得八”。

……

师:你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回家以后请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六)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第21页第1题。

(1)独立完成,完成后,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订正,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

(2)请一个学生汇报第1题的算式可以算出几个不同的结果(4个:12,18,20,24),再请4位同学到黑板来,每人写出其中一种结果的乘法算式。

(3)全班交流:你用什么好办法连算式。

生1:我是先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生2:我没有想去计算,而是直连算式,连得很慢,都看花了眼。

师: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先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想到好的办法,事情就会做得又快又好。

2.第2题。请学生独立完成。请先做完的两位学生到黑板来,每人计算4道算式,为全班提供反馈。

3.第3题。

(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全班讨论,交流算法。

生1:黄色小正方形有20个,4×5=20(个)。

生2:蓝色小正方形有16个,4×4=16(个)。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蓝色正方形比黄色的少4个,可以用减法算蓝色正方形的个数,20-4=16(个)。

(七)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现在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

生2:我学会了记口诀有一定的方法。

生3: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生4:我们要帮助别人。

生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生6:要学会听别人的意见。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多!回家以后,请把你们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请你们再找一找,并告诉小组的同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2

本节课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1、2的乘法口诀,根据学生自己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我先领着复习乘法的意义,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生总结1、2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创造,利用摆筷子的方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来创设情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顺利地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在探究1、2的乘法口诀时,特别学2的乘法口诀的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2根小棒摆一摆,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老师根据乘法算式2×2=4编写口诀二二得四,并讲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然后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乘法算式题编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后面的口诀,这是我的意料之中,我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有学生就说因为2×4=8,所以口诀就是二四得八,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对1的乘法口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散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2的乘法口诀教学,在环节设计上的跨度比较大,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编出口诀,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口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3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四个优点: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题重要的多。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经过预习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如果没有预习,学生的大脑会一片空白,不能及时与旧知识链接,会毫不批判的无条件接受。预习后,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于学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构建自己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动的使用课本提供的素材。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从学科的总体目标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多变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为师生服务,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学生预习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识浮浅。因此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成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学生的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辅导。对于刚刚起步的二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流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如何预习给予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同从而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合作去验证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

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我分三步走:先让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尺子上0到1是1厘米。再让学生再在尺子上找一找其他的1厘米。比如1到2、2到3.最后寻找身边的1厘米,比如手指甲、图钉等。借助具体的食物构建好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因为没有实物投影仪,没有请学生上来演示测量的方法,厘米太小了,在黑板上画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只好采取了自己正确示范、学生模仿和自己错误示范、学生纠正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雪深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力估量的教学,在测量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估量。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估量的方法和准确度。

是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我主要选用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个别学生在数一个物体有几个正方体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对同一测量标准的必要要体会不是很深刻。

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米和厘米》教学反思

《米和厘米》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为怎样引出课题而大伤脑筋。后来,我决定带所有的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由于前一节课,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厘米”告诉每个学生以“厘米”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测量过的学生已经在卫生室的门口比起了高矮,甚至有的孩子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又长高了!”

课上一开始,我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汇报的结果是:有3组没有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上面的谈话导入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这样的谈话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我发现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如果能更细致些,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

在认识了1米有多长后,学生对1米和1厘米能建立不同的表象,正确的区别,并能正确估计课桌的长度。在此之后,应指导学生用米尺去测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正确测量教师的身高。

在数学活动是应在注重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参与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组织和活动的效果。如果活动这样设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把学生分成两组,以组作裁判,出示结果或判断对错,另一组参加活动;然后交换。题目也进行了调整,增加6—8题,活动的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

在板书“米”后,一个学生大声说:“米,大米的米。”在出示小房子的图让学生判断单位时一个学生又说:“我家的房子上没有烟囱。”这些充分表明:学生愿意说,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但他们不知如何交流,如何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交流的中关键话题去发现问题,表达想法。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悉心指导的地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一开学,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就是决定先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开学3周,本单元的内容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本周我们组的教研活动内容就是写本单元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下面就谈谈自己上本单元后的一些课后感吧!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

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

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上本单元我们三位老师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探讨吧!

《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的认识角。这节课也曾听过一些公开课,有过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但大体的也主要是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这三块内容。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容,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呢?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也作了一定的思考:

学生对于角究竟有多少认识呢?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曾经有过观察物体的学习体验,学生觉得在长方体、正方体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说对于角的认识他们是比较模糊的,只是直觉中感觉角应该是尖尖的,另外学生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我觉得角的认识首先应该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并在这节课当中发展他的认知水平。由此,我在教学导入的环节,运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儿童化的语言“认认老朋友”引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逐个地呈现出来,而后又从学生以及认识的三角形出发,把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形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角。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的教学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另外正确的角的出示也有利于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形成。角虽然出现了,但并不代表学生就已经认识了。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了解学生基础的环节“关于角,你听到过或者知道些什么?”,学生究竟有怎样的基础呢?这个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只有切合学生实际的才是对学生有意义的。

数学教学一向来都是以知识和技能为重要目标的,直至到了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才有了“经历、体验”这样的词语。以往可能在文科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我的体验,因为文科更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来理解文章的意蕴,那么在理科中又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字眼呢。我觉得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哪一种教育,其心理机制是一样的,什么东西都必须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无论是知识的重点还是难点,无论是他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只有学生自己体会到了这个点的重要性,学生才能真正的重视起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画角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刚才创造角的时候是怎样画的?因为有了刚才画角的过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的画角的步骤,这个步骤有比较成功的、简便的,也有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先画一条边,再画一条边,然后再将两条边延长到相交点,这个方法就有很多同学认为过于复杂,都比较喜欢先画点再画边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画角都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够认同比较好的画法,所以,我觉得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好处的。体验带来的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入体验的概念,要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

这节课,我觉得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处理上还不够好,学生折角后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比的过程还太短,给学生提供的素材太过于开放,没有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探索的材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表内乘法

(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次认识乘法,所以我们这节课的设计就要从加法入手。先出示情境图,根据发现的信息来提问题,分别从开小火车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及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入手,大部分孩子都能列出加法算式来,教师板书,继而同学们来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无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主要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表达上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的养成。另外,在总结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利用我们之前的发现使学生们意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换句话说,只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才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在学习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如:4+4+4+4+4这5个4相加既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因为之前老师在暑假作业上有一项要求整理背诵乘法口诀表,有的学生知识单纯的去记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至于我让转换其他的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滥用乘法口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乘法口诀:为了方便人们记忆9以内的乘法整理编排出来的一个便于记忆的口诀,他并不能代替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分不清加数和个数,比如3+3写成乘法算式,有个别同学会写成3×3,针对这一情况,我会重新让学生去回忆并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这一节课是认识乘法的起始课,使学生学习并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平时计算过程中经常见到几个几相加,却并未真正的运用过。所以,这一节课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加法与乘法关系的一个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学生们的掌握总体不错。

《观察物体>的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有如几个特点:

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纸箱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丽的学校):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结合学校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及通过玩手中的长方体并猜出颜色这个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纸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纸箱的哪几个面三个面。这几个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观察时,有的孩子竟然说自己能看见四个面,甚至更多。细思原因,原来学生把看到的一条边当成了一个面,我想如果在课前复习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我想学生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

本节课学生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了,不过学生活动的有些没有章法,我想也许是大班额的原因吧,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会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对于大班额的教学,我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在新课改实验中,教学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学的“活而不乱”。

在课堂上曾出现这么一段小插曲:让学生自学长方体各个面的名称后,汇报时,有的学生理解错误,他站在长方体的正面(正面红色),说正面是红色的,当他站在这个长方体的侧面(侧面黄色)时,还说正面是红色的。这时,一个孩子很敏锐的发现他说的是错的,及时走上前纠正了刚才那位同学的错误,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这个孩子多会学习呀,可惜的是我的评价没有跟上去,没有为他的勇于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无疑是我这堂课的遗憾。都说现在的孩子倾听不好,如果我及时抓住了这一契机,对其他学生无疑是个最好的榜样,可惜我错过,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多么的重要。

《表内乘法

(二)》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7--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及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这单元教学,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送绕口令“数枣”、利用规律记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看一看,摆一摆》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本课是由“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用小棒拼摆图形”两部分内容组成,在第一节小组教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次教案。再次教学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中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玩具,将“看”和“摆”两个不同的数学活动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思想,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主动操作、自主探究,使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并尽量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过程,比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件都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道理。

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本课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试图将重要的排列、组合教学思想以上及其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创造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首先,由“参加森林运动会”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其次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两个问题:站跑道和握手祝贺。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以森林运动会贯穿全过程,为学生创设了4个实践操作的机会:找号码布、握手祝贺、选道路、购买汽水。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本堂课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这种童话式的数学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发现了只有按照规律有顺序地排一排,才能不会落也不会多。另外我在执教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原本预设让学生从比较中得知按规律排的好处,但是学生直接出示了两种好方法,学生了解方法的好处,但没能让学生从比较中得出结论,加深印象。这种预设与生成的不同,在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好生成性的资源。

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知识目标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虽然学生意识到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来排,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不知道要按怎样的规律来排,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懂得按照怎样的规律来排,促进课堂的效率,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4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教学时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学生动脑积极,思维活跃。?

3、加强了学生的书写要求,让每一个孩子在新学期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4、练习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二、不足之处?

1、小组活动效率不高,部分差生总当听众。

2、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把握不够好,有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

3、对学生学习的速度要求统一步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4、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改进措施

1、进一步完善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努力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

3、加强差生辅导,尊重个别差异。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5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口诀,根据题意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回家路上”主题图一幅,抢答卡片,“找新家”的数字卡片。

二、情境导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呢。瞧,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正在回家的路上呢!

请你仔细地观察图画,从图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请同位的同学互相交流,等一下给大家汇报,好吗?开始!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四、提问及解答。

1、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指名提问,并指名回答,及时板书。

3、你还有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写在课堂本上,并解答出来。

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既能发现问题,还能用乘法解决问题,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的口算,愿意吗?要求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同位的同学说口诀。明白吗?准备好了吗?开始!

请打开书第23页,你是怎样看这幅图的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请把乘法算式写在书上。

瞧,动物们盖起了两座漂亮的楼房,他们都忙着往新家里搬呢,你能帮他们找到家门吗?

六、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已经学会2、3、4、5的口诀,你觉得学口诀有用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口诀的例子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6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授的内容是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同时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 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地位: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阶段,也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3、4、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的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教法:

这一堂课的设计,我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方法如下。

(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 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名学习方向,营造探索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 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概况出知识点,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六个教学程序,情景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数学游戏、课堂加油站、总结。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一段语音想让大家听一听,对于我门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每天都可以听到的,仔细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呢?学生会回答放学的时候听到过。接下来出示本节课的主视图说,这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放学的情景,他们在干吗呢?学生会说回家的路上,因此(板书:回家路上)

2、小组讨论,写出自己想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写的多。

3、学生反馈(采用你问我答)我会这么问:哪位同学的勇气先来提一个数学问题,接着请另一个同学进行回答。给予拍档奖励。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同学们练习了那么久让我们放松一下吧,接下来有两个游戏。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学生提升的环节,出示一副情景图,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对于完成好的学生进行当场批改。

对于本节课我是这样让学生总结的,今天学的开心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用到数学,你们喜欢数学吗?

二年级上册认识教学反思(合集5篇)


是否在为编写教案而犯愁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是离不开教案的。教案要选择适合教材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对于“二年级上册认识教学反思”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下面崇文网编辑为您讲解,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启示别忘了收藏一下哦!

二年级上册认识教学反思(篇1)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一、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几个几”的表达方法。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而在课堂教学中,是首次认识“几个几”这种表达方式。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形成对“几个几”的感性认识。例如: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概括:小兔每2只一组,每组就是1个2只,两组就是2个2只,三组就是3个2只……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每几根小棒一组,一共有几组,也就是几个几根小棒?

每5个圆圈一组,画3组,就是几个几;你能用三角形画出2个4吗?

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说说看,老师一共拍了几个几下?

同桌同学一起玩拍手游戏。

让学生运用手、眼、耳、口、脑,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听、说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二、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

通过教材第二个例题“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

有关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数学常识,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和集体交流来教学。

本环节的重点是沟通乘法算式意义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尽管没有明说:“一个乘数是相同的加数,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义。如:

四乘二就表示4个2,为什么其中一个乘数是4呢?因为加数2有4个;为什么另一个乘数是2呢?因为相同的加数是2。

从而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逐步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乘法计算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对比,在强烈反差中,使学生认识到求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达比较简便,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二年级上册认识教学反思(篇2)

《认识东、南、西、北》这节课是在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认识位置。前、后、左、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要能够用给出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课堂教学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加密联系在一起的。方位知识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把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吸收新内容,在理解的意义上把握新知,本节内容的教学我都尽力做到每个环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并且是学生所熟悉的。如课堂的导入部分:早上,小明起床,吃过早餐,背上书包迎着太阳上学去,你知道他面向什么方向吗?

这里很多同学都是非常熟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很多同学都说出了小明面向的是东面,这时老师就借这个机会给同学们留下了问题。我们知道了东面,如何辨别南、西、北这些方向呢?让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这四个方向的教学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记忆这些方向,如东对西、南对北,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是按顺时针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记忆。

二年级上册认识教学反思(篇3)

一、在生活化的课堂中用数学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感觉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游戏,是我这节课考虑的最大的问题。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是要我们教师作出进一步思考的。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二、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做数学

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自愿参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特点是“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便真正掌握了。”在教学角时,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画直角,画直角比画一般的角,难度要大一些,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定,只能根据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决定怎么画,有了一定的限制,画直角的方法比画一般角的方法难度加大啦,这时我特别强调学生直角的顶点必须是尖的,直角也有两条边组成,不能沿着三角板画成三角形,另外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二是在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学生不会旋转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所以我通过黑板上演示和课件上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的方法相结合,让学生知道怎么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同时也在比较中得出,这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但是我觉得要想让每个同学都学会判断、比较的方法,还得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做中学习数学,掌握方法。所以我让学生多次演示,加深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二年级上册认识教学反思(篇4)

《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和其它几何图形的必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二年级上册认识教学反思(篇5)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

2、用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构建“森林公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树及树木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树叶的标本、各种树木的。照片、相关树木的视频、彩纸、彩笔、蜡笔、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原始森林里,恐龙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树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将

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各种各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在教学中,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幼儿在树林里,通过亲自看、摸,充分感知树的各种各样,获取树的相关经验,“你还见过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3、观看视频,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大量树木被毁坏,恐龙及很多动物被灭绝了。现在很大城市出现沙尘暴。

4、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介,解决难点,采用碟片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5、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森林”,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

结束部分:幼儿在“小树苗快长大”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树苗,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提高。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描述自己熟悉的树。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歌声,非常动听,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就连杨树也会唱歌,而且非常美妙,想听吗?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起来,想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生字并检查。

3.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学生认读含生字的词句,检测认字效果。

5.同桌互相读课文,达到读通读准。

1.自由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词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能把自己读得最好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理解:聊家常,悠闲。

3.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老奶奶,头发白……”

“我是一棵大叶杨,成天喜欢把歌唱……”

2.同桌编一编,唱一唱。

3.指导唱,评议。

4、同学们,大叶杨是我们的朋友,其它的树也是我们的朋友,你能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吗?

①小组交流自己曾观察过的,比较熟悉的树;

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全班交流;

③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描述自己熟悉的树。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歌声,非常动听,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就连杨树也会唱歌,而且非常美妙,想听吗?

板书课题:指导“之”的读音和写法,学生书空。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

2、通过听,你了解了什么?指导说。

三、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起来,想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生字并检查。

3、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学生认读含生字的词句,检测认字效果。

5、同桌互相读课文,达到读通读准。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词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能把自己读得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理解:聊家常,悠闲。

3、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4、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语文实践,拓展延伸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师举例:“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快来吧……”

“老奶奶,头发白……”

“我是一棵大叶杨,成天喜欢把歌唱……”

2、同桌编一编,唱一唱。

3、指导唱,评议。

4、同学们,大叶杨是我们的朋友,其它的树也是我们的朋友,你能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吗?

①小组交流自己曾观察过的,比较熟悉的树;

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全班交流;

③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通用


栏目小编挑选出一篇有价值的文章题目为“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烦请您认真阅读下面的内容。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可以说老师上课是离不开教案的辅助的。教案在被制作的过程中也是老师熟悉课程的方法。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1

知识点分析:

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试卷上常出现的考题,也是试卷上出错率较高的类型。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错误的句子。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为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常见的病句主要有8种类型,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出病因,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所以在进行分类总复习时,对病句这个知识点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学生的思维里建立起总体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8种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的方法;

2、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灵活、快速、准确地修改各类病句;

3、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准确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提高习作能力开辟捷径

教学的重难点:能根据病句的病因“对症下药”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说一段话,你能发现什么?

去年暑假,张林到福州参加少先队员优秀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姿,有趣极了。他觉得这活动虽然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而且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的生活多么意义啊!

(像这样有错误的句子叫病句,揭示课题:病句)

人生病了怎么办?医生一般会为我们看病,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从而还你一个健康的的身体!

2、句子生病了怎么办?为句子看病可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今天,就请每位同学来当“句子医生”,专门诊治病句,看哪位医生的医术超。板书课题:修改病句

二、学习修改病句

1、 回忆方法

师:请各位医生们回忆一下,修改病句方法

补法

删法

换法

调法

2、修改病句的步骤

师:修改病句,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采用望 闻 问 切的步骤,也要找准病因方可对症下药。修改病句的步骤分为哪几步?我们来利用一句例句来说明

例:看了《郑成功》这部影片,受到很大教育。

师板书:

读(读懂句子的意思)、找(找出病因)、改(对病因处进行修改)、查(查是否正确)

3、修改病句时,我们要遵守的原则是什么?(生答)(保留原意,尽量少改)随即板书:修改病句原则---保留愿意,尽量少该

过渡:修改病句和给人看病一样,关键是找到病因,才好对症下药,解决根本问题。请大家为以下的病句病人诊断

例1上课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成分残缺)

例2战士们冒着雨和泥泞的小路继续前进。(搭配不当)

例3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克服了错误。(用词不当)

例4我们认真讨论并听取校长的报告(词序颠倒)

例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重复罗嗦)

例6我猜这件事可能肯定是李明干的。(前后矛盾)

例7菜园子里种着西红柿、黄瓜、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归类不当)

例8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乱用关联词)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病句的类型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词序颠倒、重复啰嗦、前后矛盾、归类不当、乱用关联词

老师小结:在我们小学阶段,主要的病句类型有以上几种,大多病句只有一处错误,在改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句子的原来意思,尽量少改动,改完后再读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坚持这样做了,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句子小医生。

修改病句方法

补法

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

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宾语)

删法

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啰嗦、前后矛盾、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例如:“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改:“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换法

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乱用关联词等病句。

例如:“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 :“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违反)

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

他心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身上)

调法

调法多用于词序颠倒等病句。

三、反馈练习。

(一)判断对错

(二)综合训练

去年暑假,张林到福州参加少先队员优秀夏令营活动。丰富多姿,有趣极了。他觉得这活动虽然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而且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的生活多么意义啊!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怎样修改病句。针对病因,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把让句子意思表达得明确、清楚。值得注意的是在改病句时,修改的方法多种,必须千万保留句子愿意,改动最少。总之,修改病句要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

五,拓展练习

1、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2、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4、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5、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6、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7、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

8、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9、既然同学做错了事,老师也耐心教育。

10、我们虽然要学会修改病句,但要尽量少写病句。

告别病句,

从我做起!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有部分参考答案)

1、读了《德育基地读本》,使我深受教育。

2、齐白石是现代中国的画家。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4、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和李小明拾金不昧的好事。

5、我们只有学好了文化,才能建设。

6、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7、不一会儿,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8、王芳样样都好,就是不能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9、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10、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11、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12、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13、晚上,我在院子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14、喝了杯开水以后,我全身才感到有点温和了。

15、她问我接了一本书籍。

16、今天地劳动最愉快的一天。

17、前天,我们观望了舞蹈表演和音乐。

18、上课了,纷纷走进来教室。

19、他向大家汇报了学习这篇课文

20、老红军光荣的革命传统。

21、多么可爱的花生花,默默地贡献着无数的千千万万颗花生。

22、 我紧紧地这只发抖的手。

23、 “为尽快尽早地获得知识信息,培养自己的速读能力”这句话是非常对的,一点也不错。

24、看了《郑成功》这部影片,受到很大教育。

25、在讨论会上,刘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26、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27、家里的一切对于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

28、天下雨了,野炊活动取消了,我们感到很痛苦。、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8、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22、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2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4、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5、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7、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8、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9、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30、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31、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3、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4、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5、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6、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7、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8、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40、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41、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42、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44、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45、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46、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47、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4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49、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50、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51、在这次竞赛中,三个四年级都不甘落后。

52、老师表扬了全体同学和李小明同学。

53、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54、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55、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56、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57、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58、我断定她大概是李亮的妈妈。

59、妈妈总是经常对我说:“要好好学习。”

60、这部电视剧很美丽、很感人。

部分参考答案

1、读了《德育基地读本》,使我深受教育。

2、齐白石是现代中国的画家。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4、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和李小明拾金不昧的好事。

5、我们只有学好了文化,才能建设。

6、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7、不一会儿,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8、王芳样样都好,就是不能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9、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10、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11、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12、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13、晚上,我在院子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14、喝了杯开水以后,我全身才感到有点温和了。

15、她问我接了一本书籍。

16、今天地劳动最愉快的一天。

17、前天,我们观望了舞蹈表演和音乐。

18、上课了,纷纷走进来教室。

19、他向大家汇报了学习这篇课文

20、老红军光荣的革命传统。

21、多么可爱的花生花,默默地贡献着无数的千千万万颗花生。

22、 我紧紧地这只发抖的手。

23、 “为尽快尽早地获得知识信息,培养自己的速读能力”这句话是非常对的,一点也不错。

24、看了《郑成功》这部影片,受到很大教育。

25、在讨论会上,刘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26、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27、家里的一切对于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

28、天下雨了,野炊活动取消了,我们感到很痛苦。

考考你

一 在原句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4.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5.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6.乌云和大雨士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7.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8.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9.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10.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11.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2.我们在学习上应当有不怕困苦的精神。

二、判断下面各句是否完整,完整的打“√”,不完整的打“×”。

1.螳螂捕蝉。……………………………………………………( )

2.卖火柴的小女孩。……………………………………………( )

3.为人民服务。…………………………………………………( )

4.手术台就是阵地。……………………………………………( )

5.参观北京天安门。……………………………………………( )

6.群鸟学艺。……………………………………………………( )

7.我爱故乡的杨梅。……………………………………………( )

8.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

9.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

10.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

11.每逢佳节倍思亲。……………………………………………( )

1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

13.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

1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15.激光是最快的。………………………………………………( )

三、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周瑜和诸葛亮一块辩论军事。………………………………( )

2.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

3.我们要存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

4.有几个省市没有用过兴安岭的木材呢!……………………( )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一棵树林。…………………( )

6.我们必须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

7.商人的一头骆驼走失了。……………………………………( )

8.我们要维持学校的荣誉。……………………………………( )

9.海上日出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 )

10.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 )

11.清新的一股海风吹进屋子。…………………………………( )

四、仔细读下列每组句子,在正确的后面打“√”。

1.A 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树林。……………………………()

B 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松树。……………………………()

C 大兴安岭长满了珍贵的木材。……………………………()

2.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B 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C 由于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3.A 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全靠平时努力。………………()

B 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平时要努力。…………………()

C 学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就看平时是否努力。…………()

4.A 菜地里种了很多菜,有青菜、蕃茄、蔬菜等。…………()

B 菜地里种了青菜、蕃茄、大白菜等许多蔬菜。…………()

C 菜地里有蔬菜、青菜、蕃茄、大白菜。…………………()

5.A 因为《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喜欢看。…()

B 即使《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我们也去看。………()

C 虽然《闪闪的红星》有教育意义,因此我们都去看。…()

6.A 雨水被我的衣服淋湿了。 ……………………………()

B 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

C 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

D 我的衣服把雨水淋湿了。 ……………………………()

7.A 经过治疗,爷爷的病进步了。……………………………()

B 经过治疗,爷爷的病被医生消灭了。……………………()

C 经过治疗,爷爷的病比以前减轻了。……………………()

D 经过治疗,爷爷的病全好了。……………………………()

8.A 我们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品质。………………………()

B 我们要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C 我们要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

D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

五、改正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1.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2.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生”。

3.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情趣。

4.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

5.阿辽沙安定地说,书是神父的。

6.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六、改正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

1.他那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爱的光亮。

2.我们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5.喝了一杯茶,爸爸消除了全身的疲倦。

6.两山之间流动着弯曲的小路。

7.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七、下面的句子不完整,请加以补正。

1.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4.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5.战场上短暂的安静。

6.清明节前的晚上。

八、改正下面句子中词序排列不当的地方。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校门两旁的迎风招展红旗。

4.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5.阳光照在透过玻璃的桌子上。

6.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7.老师表扬了好人好事李小明助人为乐。

九、改正下列句子中词义重复的地方。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4.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

十、改正下列句子中不妥当的地方。

1.《中国少年报》和《儿童时代》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2.我和杨小博约定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3.灿烂的阳光淡淡地照耀着大地。

4.他在外语学院工作,会说三、四国英语。

5.花园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黄菊花。

6.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7.东方明珠电视塔、万里长城、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我国的名胜古迹。

8.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修改下面一段话

1、(2个别字,1个用错标点,2个病句,2个用错的标点)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以为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付队长,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呀授粉。小岛原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蝴蝶、昆虫。西瓜花没授粉,突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才明白了。

2、包括标点、错别字、语病等8处

一天,张林对我说:“去年暑假。他到福州参加少先队员优秀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姿,有趣极了。它虽然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而且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的生活多么意义啊!”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2

(一)情境导入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点明了“忧”。“忧”指的是忧虑、担忧。“杞人”忧虑哪些事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杞人忧天》,一起去了解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集体朗读)【板书:杞人忧天忧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把握重要实词。

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次圈画没有解决的读音和重要词句。(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带领学生整体解决文章中的疑难。)

3.再次齐读(带着问题进行朗读)。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明确:杞国有个人整天神色忧虑,担忧天会塌地会陷,使得自己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有一个人就去开导他,为他解释天、日月星辰以及地存在的状态,一经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小组讨论:杞人为什么会“废寝食”?试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忧天地崩坠,身所寄。【板书:起因——担心天地塌陷】

2.提问:“晓之者”开导“杞人”的理由是什么?杞人一开始信服了吗?从两者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理由是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人们整天都在天空中活动,天空不会坠落;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也不会对人有伤害;大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人们整天在地上活动,大地不会陷落。杞人不完全相信晓之者的劝导,又提出了另一方面的担忧。从两者对话中,可以看出杞人性格比较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晓之者比较理性,关心他人,大度从容。

【板书:发展——晓者开导;结果——放下忧虑】

3.同桌讨论:从这则故事当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确:我们可以不必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4.再次朗读课文,相互交流探讨:杞人对天地、日月星宿的思考以及晓之者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在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的阶段,此刻如果有人能够对自然存在的状态产生疑问,表现了这个人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优秀品质。但这个杞国人因为思考这些问题而导致自己整天处于忧虑状态,因此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妥当了。在这个世界,未知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做到去思考、去探索、去认识,而非自顾自的忧虑。

从现阶段看,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

这则寓言展现人物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请仿照这种形式用现代汉语写一写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本节课后的收获。

2.查找《列子》的资料,对比阅读《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谈谈你对《列子》内涵的认识。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全文抓住“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2、鉴赏本文清新质朴自然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3、调动文学积累和生活感知,关注普通形象背后饱含的深情。达到情感共鸣,收获写作感悟。

二、

教学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领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从文字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全文疏通了一遍,学习了生字生词,分清了层次,还了解了作者的相关背景知识。那么,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次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哪位同学敢于挑战,自告奋勇上来听写?

复习生字生词,并听写

交卸xiè奔丧sāng橘子jú晶莹yīng迂腐yú琐屑suǒxiè栅栏zhà差使chāi照看行李kān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解决以下问题。

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几次流泪?

(2)作者在课文第二部分提到了几次背影?并予以概括。

四、给学生放第六自然段的录音,要求在课文中找到描写“父亲”外貌、动作的字词。

(1)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2)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

五、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六段以理解作者的感情。

六、学完了整篇文章后,要求学生用心中最美的一个句子来形容一下自己的父亲!

六、配乐《神秘园之歌》,为同学们朗诵第六段。

七、总结

(1)概括这堂课所学的所有内容

(2)父亲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亲昵的做作。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不会直接表达,不会展现关心。但是,他的爱就像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所以,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们都要记得父亲是我们永远的依靠,他永远爱着我们。

八、布置作业

(1)朗诵课文的第二部分

(2)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九、板书设计

第一次流泪家破人亡伤心

第二次流泪浦口送别感动

第三次流泪见信思念伤感

本文来源:http://www.cww886.com/c/2774.html